記者調查 多數家長報了2、3個興趣班
“你們家孩子寒假上了幾個班?”昨天,在邗江區一培訓班門口,等待孩子下課的家長開始閑聊。記者了解到,很多孩子都報了2至3個興趣班。
以小學5年級的小張為例,這個寒假,媽媽給他報了6個興趣班,除了英語和奧數外,他還要上跆拳道、書法、象棋班,課程排得滿滿的,“孩子成長的每一天都很寶貴,都不應白白浪費。我們大人希望孩子多出去體驗,可我們得上班,孩子才上小學,沒有大人陪著也不敢讓孩子們自己出去玩。出于安全考慮,托管班、興趣班是最好的去處了。”家長張先生感慨說,小學生分辨能力比較低,禁不住電腦、網絡游戲的誘惑,考慮到與其讓他們在家玩電腦,不如帶他們去上興趣班。
在眾多培訓班級,記者發現,與過去不同的是,很多托管班服務的內容不僅包含幫輔導寫作業、預習新學期功課,還多了不少特色課,如書法、音樂、繪畫等,家長還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全天托管或半天托管。
而英語、數學是家長為孩子報的頻率最高的。
“高考改革,英語一年兩考,加上現在每年都出國玩,英語多學多練,肯定有好處。”市民韓先生告訴記者,女兒目前在讀六年級,正面臨升學壓力,所以趕緊趁放假給孩子報了一個英語補習班,將勤補拙。
當然,采訪中記者也發現了不少自愿報名參加學科類輔導班的學生。他們大都認為自己的成績不夠好或者在期末考試中排名落后,為了趕上下學期的學習進度,所以自愿報名。
專家建議 課外輔導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孩子去哪兒上班,上什么班,上多少班,既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也要把握好度,考慮到孩子的承受能力,也要考慮到家庭經濟實力,量力而行。 ”育兒專家黃緋青建議說,孩子愛學和家長強迫孩子學習,效果肯定不一樣,削足適履、拔苗助長,孩子不僅難以學會學好,還很可能扼殺孩子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得不償失。
她建議家長根據孩子的特點以及年齡報培訓班課程。報班時,首先考慮“孩子喜不喜歡”,“可以先帶孩子去試聽,試聽結束后,要告訴孩子這個課程的好處,可能遇到的問題。諸如辛苦度或者耐力等等,給予全面分析,再讓孩子決定報不報,不要攀比,也不要盲從。”他說,假期孩子身心放松的時候,不要強加給孩子上興趣班,為了“上班”而“上班”,顯然也失去了興趣班的意義。此外,寒假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鼓勵孩子多參加社會和社區實踐活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