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思在路上
在漫長的教育旅途中,老師們,你一定要帶著自己的思想上路,就像獵人帶著獵槍一樣。帕思卡講,人是一株會思想的蘆葦。說人是蘆葦,那是因為生命的脆弱;但你的思想卻是最有價值的,甚至可以穿越時空,不是么?王羲之的思想通過他的書法藝術成了一道永垂不朽的豐碑,魯迅的思想化作一千萬文字,贏得生前身后名。
作為教師,每天對工作需要反思追問的起碼應該有三個方面:思學生、思課堂、思自己。
面對學生,我們可能每一天都面臨逆反,面臨較量,讓人迷惘、迷惑。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永遠不要麻木,不能看見了當作沒看見、經歷了當作沒經歷,而是要心靈敏感、眼睛敏銳、耳朵敏聰,從細微中發現。去追問、去思考、去為你教的每一個學生擔憂,在痛苦中收獲歡樂,在追求中發現真理。老師,當你思考時,你生命的長度、厚度、寬度都得到了延伸,上帝就微笑了。
教室是師生共同綻放思想之花的地方,課堂是侍弄生命、也是關照生命,教育對精神意義上每個生命體的探索,會讓你感到無限的樂趣,會讓你入迷,沉醉不知歸去。
5.寫作提升
為了到達成功的彼岸,青年教師朋友們,你要一邊用粉筆爬黑板,一邊用鋼筆爬格子。“粉筆”能為你創造學校范圍內的聲譽,鋼筆卻可以為你走出校園,開辟一片更加廣闊的新天地。
寫作體現出你對教育的貢獻是雙倍的。為什么這樣說?你在教學中創造的那些新鮮經驗,成功做法,或是對失敗的反思結果,其實就是你對教育的研究,就是你的教育發明創造。這些凝結了你心血的成果,它不僅對你有意義,對整個教育都是有意義的。當你把它寫出來與人分享時,你在貢獻自己學生的基礎上,又貢獻了他人,惠及一方,福澤同行,所以我要說你對教育作出了雙倍的貢獻。如果把那些珍貴的東西丟掉,或是藏在教室里,那實在是一種可惜。
寫作能使你處在最佳的研究狀態中。現在,許多教師接受波斯納的觀點,認為一個教師的專業成長等于他的教學經驗加上他的反思(雖然我認為還欠缺專業著作閱讀這個條件,但我還是接受波氏的說法)。“反思”就是教師針對自己內心世界的研究行為。因為在寫的過程中,那些雜亂、模糊、淺表的經驗就會被思維反復加工,顯出清晰和條理來;那些埋藏在經驗背后的理論就會被挖掘出來,進而自我得到了提升。這樣你就能更好地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你做出的工作成績也就會表現得更好些。
青年教師朋友們,我建議你們能寫寫這樣幾類文章:一是教育隨筆,有感而發,這些文章可長可短,拿得起來,放得下去;二是教學經驗文章,你創造的新經驗,新做法,要依靠這類文章來總結記錄;三是教育敘事,因教育而生發出來的故事,就用這種形式來敘述;四是案例。因教育教學而產生的故事很多,有些故事觸動了你,令你掩卷深思,那你就把故事寫下來,加上自己的思想。五是教學設計,把你對教材的研究記錄下來,但要摒棄教學參考資料上那些別人的東西。不要借口沒材料寫,教室里并不缺少美。
6.仁愛學生
說來,教育多是些老話題,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如果不愛學生,成天繃著臉進出教室,稍不遂心意,斥責學生半天,弄得滿心怒氣,一室冰霜,那就得考慮,是否明智地從這個崗位上撤下來,因為這對你和學生都是一種傷害。
老師,有三類學生你必須把更多的關愛分給他們:一類是考試成績常坐“落底那張船的”;一類是在課堂上引你不快的;還有一類是常在教室外惹事生非的。如果你管不了這些人,做不下他們的思想轉化工作,你對教育傾注滿腔熱血,教育卻會回報你一盆冰水,讓你一點成就感也沒有,心里灰蒙蒙的,那還怎么把陽光帶給學生呢。
當你胸懷善良和愛意面對學生時,你的笑容是溫柔和燦爛的,你的語言是鼓舞人心的,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在學生心中激起漣漪,產生教育的力量,“心有靈犀一點通”。教室就被你營造成樂園和天堂了,從這里走出的每一個生命都有了陽光的味道。
7.勇挑重擔
在學校壓來的重擔面前,不要隨便尋找托辭,你要有足夠的自信,足夠的思想準備,迎著困難上,不要以為領導在整你。分給你教畢業班,分你教“分層”以后人家挑殘揀剩的班……都不要跟領導講價錢,這是挑戰也是機遇。
老師們,鄉間有句老話,人不會,世上學,刀不快,石上磨。你在一所學校,還會有許多臨時性的任務交給你——你從來沒做過的,這又是另一種形式的重擔。你說自己做不來,雖然也有道理,但這終究是一種消極怠惰,何不換種心態,把重任接過來,干著再說,遇到問題找人請教商量,失敗了從頭再來,吃一塹,長一智,在實踐中不斷培養自己。任務完成了,學校只收獲任務的結果,而自己卻收獲了毅力、勇氣、能力,收獲了對待困難的態度,這對你的成長不也值得么。
我這樣說,仍然反對領導鞭打快牛似的為人,大事小事,什么事情都找到一兩個人頭上,不為他人著想,不顧他人的內心體驗,竭澤而魚,到時連句暖心話都沒有。如是這樣,一定要據理力爭,權利是爭來的,這樣做跟勇挑重擔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