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開放曾有“槐蔭模式”
校門口安裝智能門禁和監控
2015年4月,作為濟南市槐蔭區政府當年“為民辦實事”之一,由區體育局、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區教育局及街道辦事處聯合選定了匡山小學和御景城小學作為試點,向轄區居民免費開放體育運動場。
體育場所的開放時間為每周一到周五的晚上6:30-8: 30,周六全天以及周日上午,面向人群是周圍社區居民。“學校只負責提供場地,其他由區里的多個部門聯動管理。隨后,槐蔭區又相繼開放了陽光100小學等十所學校。
居民須憑“槐蔭區社區居民校園健身智能卡”進出校園,一人一卡。凡身體健康居住在本社區的居民憑身份證、戶口本(或一年以上的居住證)均可辦理,社區居民依次刷卡經由門禁系統進入學校運動場地進行健身。高齡老人、患有疾病的居民不得辦卡,未成年人不得單獨進入校園活動。
記者了解到,在辦理了一期100余張“校園健身智能卡”后,二期還沒有時間表。記者還記得當時在陽光100小學門口看到,槐蔭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在學校門口安裝了門禁系統,居民一刷卡,信息就顯示在屏幕上了,進來多少人、出去多少人,一目了然。同時,還在校門口安裝了智能監控系統,確保學校和居民的安全。
據悉,陽光100小學專門聘請了安保人員,并在操場上安裝了照明燈,方便居民晚上活動。在校門口的公告中記者看到,該校校園開放時間為每年4-11月,每天晚上6點至8點半。
安全因素致場地開放“夭折”
磕了碰了學校都要擔責
實際上,濟南中小學面向社會免費開放體育場所早已有先例。比如,最早向附近居民開放校園操場的濟南市歷城雙語實驗學校,開放之初曾吸引眾多居民周一至周五早5:00-6:30過去鍛煉。但半年前,不得不關閉。
2013年3月份,山東省體育局、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聯合公布了《2012年山東省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單位名單》,其中濟南市有十所,分別為:濟南第八中學、舜耕中學、舜文中學、匯波小學、育賢小學、濟南第三十中學、濟南第十三中學、新苑小學、歷城區雙語實驗學校和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但大多并沒有開放操場。
后來,濟南市天橋區的匯才學校、匯文實驗學校,市中區的舜文中學、舜玉小學等,也都曾開放過校園操場。但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開放之初人員爆棚的中小學校,現如今大都因種種因素關閉。即使有個別學校還在堅持開放,管理方面也都欠點“火候”。
“安全重于泰山,一切與校園安全有關的事情都是學校最為關心的,安全問題解決不了,責任明確不了,就不適合開放操場。”采訪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學校校長告訴記者,“不開放就意味著不出事”。場地一旦開放了,總擔心是不是有人受傷,學校財產會不會受損,外來鍛煉者出了事怎么辦?
該校長說:“雖說此前居民都簽了承諾書,相關部門也提前告知責任明細,但居民畢竟是在校園里活動,磕了碰了學校都要擔責。就算事后學校不用賠償,但處理這些問題也會耗費大量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