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課程促進身心健康
對成長期的孩子來說,比起擁有強健的體魄,具備積極陽光的心態同樣非常重要。據悉,全市已有近1100所中小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課程,通過心理輔導活動、班團隊活動、學生社團活動、情景模擬、角色體驗、實地訓練等形式,促進學生身心共同發展。
巨鹿路第一小學的操場旁有10扇“七彩門”,各個班級在門上繪制了充滿童趣的文字和繪畫,細看后才發現,這些內容都和健康相關,比如愛護牙齒、愛護眼睛、食品衛生、心理健康等等。門背后是一間心理活動室,墻上掛滿了學生制作的“健康小報”,而書架上擺放了幾十本和心理健康、行為規范有關的兒童繪本,師生可以在這間教室開展繪本閱讀等心理輔導活動。樓海鳳還提到,目前該校一至三年級的班級都開設了心理健康課,心理老師會通過各種游戲觀察孩子的行為,從而了解他們的心理特征。
在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則有一門特別的心理輔導課程———性別教育課程,副校長徐晶提到,很多這個年紀的孩子會對“我從哪里來”等問題感到困惑,這門性別教育課會從“性別意識”“性別認同”“身體保護”3個角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性別有關的問題。
據上海市第四輪健康城市建設工作(2012-2014年) 的評估結果顯示,目前93.8%報告學校有心理咨詢室、88.2%報告學校有健康教育課。(見習記者 朱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