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教室照明環境、每日進行學生健康晨檢、開展“3課、2操、2活動”、打造校園體育特色項目、進行定期的心理教育輔導……自1995年上海開展“健康促進示范學校”試點以來,上海各所中小學致力于營造安全衛生的校園環境,促進學生從小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在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舉辦前夕,市疾控中心兒童健康所公布一組最新數據:截至2015年,上海市30%以上的中小學已達到健康促進學校的標準,目前上海市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均在65%以上。
利用特色項目開展陽光體育運動
“高高發球,正手抽球,左推右攻,側身弧旋,上步側擰,擺轉快攻,推擋側攻,跨步削球,整理放松”———每天下午1點50分,巨鹿路第一小學的學生都要拿著乒乓拍走上操場,伴著音樂、踩著節拍,打上一套獨創的“乒乓操”。據校長樓海鳳介紹,學生須從一年級下半學期開始學習“乒乓操”。
作為“全國乒乓球重點學校”,巨鹿路第一小學從上世紀開始就培養并向國家輸送了陸元盛、何智麗、井濬泓等一大批世界級健將。在今天,全校共有20多張標準乒乓桌供學生訓練使用,乒乓運動的精神依然是該校的靈魂所在,并融入于每個學生的日常鍛煉之中。而這套蘊含著多個乒乓球技巧要領的“乒乓操”,不但“助長”了更多優秀的“乒乓苗子”,更促進了每個孩子的體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