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室、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同學們笑稱,“她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去圖書館的路上。”
網絡時代發達的搜索引擎讓如今的紙質閱讀書香淡褪,2014年公布的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但在日前,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圖書館公布的2014年度師生圖書借閱數據排行榜中,紡織學院李露霞以104本書的借閱量摘取桂冠。這意味著,除了寒暑假,一年9個月,這位“書霸”平均每兩天半便看完一本借閱書籍。
埋頭沉靜閱讀,臉上沒有一絲化妝痕跡,這就是李露霞的常態。寢室、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同學們笑稱,“她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去圖書館的路上。”
李露霞告訴記者,“每天我會保持3小時的閱讀時間,有一次從早上8點直至下午5點,我才意猶未盡地合上書去吃飯。”李露霞笑稱,久而久之,自己便成了“圖書館通”,哪些書放在哪個書架,哪臺電腦用起來流暢,她都一清二楚,也能提醒同學避開圖書館的電腦系統維修階段。
在李露霞的書單中,最多的便是服裝設計類的雜志以及有關紡織方面的書籍,研究今年流行的款式和顏色、閱讀紡織專業知識,成了李露霞最樂于沉浸的事。《中國近代紡織史》、《汽車用紡織品》、《紡織百科全書》等100多冊書籍在自修時間和茶余飯后便被李露霞“消化”完畢。
李露霞是“書霸”,同時也是“學霸”,在期終測評中李露霞以傲人成績高居榜首。李露霞的同班同學張葉表示:“她成績很好,又樂于助人,在她的影響下,我也開始在圖書館里借書,只不過沒像她借的一樣多。”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圖書館館長董珍時稱,“高職院校的學生更加注重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所以相比經典文學、小說等書籍,專業類圖書便成為了借閱新寵。”
“課堂45分鐘,老師講的是‘干貨’,不會把所有知識解說得事無巨細,學生聽講時可能一知半解,這個時候就需要自己在閑暇之余理解還不能消化的知識,圖書館便成了大家的第一選擇。”董珍時表示。
而在當下“淺閱讀”、“電子閱讀”成為流行風景,閱讀率雖在保持,閱讀力卻持續萎縮的背景下,董珍時也建議道,紙質閱讀能褪去浮躁外衣,加深思考和精神浸潤,大學生在平時應從傳統閱讀和數字閱讀中尋找一個相對平衡點,重拾“雪夜閉門讀書”的書香綿長。(李佳赟王國海華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