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心理求關注,“學霸”人設惹人愛
朱孝杰和張文遠希望從學習賬號中獲得的,是無涯學海中的同舟共濟者。如果說他們是從學習角度出發來經營學習賬號的話,還有一些人的目標,便是奔著“成網紅”的。
“玩抖音的人誰不想紅啊?”初中生牛曉曉(為保護未成年人,采訪對象為化名)也經營了一個抖音學習賬號,她毫不避諱地告訴記者,自己就是想“紅”。
看到很多人通過分享學習記錄變成了網紅,她心里羨慕,因此特意模仿那些火爆的vlog去錄視頻。牛曉曉學著“網紅”買了許多漂亮的文具、擺件、計時器、桌布,等等,坐在鏡頭前擺出認真學習的樣子,錄30分鐘左右,再通過倍速把視頻壓縮成10秒,找一個火爆的背景音樂直接套用。
這種做法并非孤例。朱孝杰直言:“很多是看到有人通過這種方式火了,自己也想火起來。你仔細看視頻里的計時器就會發現,他們只學習了幾十分鐘,卻花了大量的時間剪輯視頻。”
有人將2015年稱為“網紅元年”,網紅經濟在青少年中頗有號召力。網紅超高的人氣和他們所展示的生活方式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使不少孩子渴望一夜成名。
牛曉曉認為“想紅”無可厚非。但朱孝杰和張文遠卻對“假裝學習”的“偽學霸”不以為然。“弄虛作假就失去了記錄學習經歷本身的意義,本末倒置。”張文遠說。
如此看來,盡管開放、共享的思維已編碼進入了不少學生的基因里,但利用各種開放、共享的平臺資源,要達到的目的則各不相同,值得關注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