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更多人參與
兒童屬于社會弱勢群體,特別是留守兒童和患病兒童,他們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照顧。現在,很多海歸公益人士發揮自己的力量,不僅幫助孩子們走出困境,同時號召更多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
“文武學校,就是希望孩子們不僅能學習文化知識,還能強身健體,保護自己。同時,這里的武術精神也會讓他們更加堅強勇敢。這樣他們長大了,會覺得自己是有知識、有力量、對社會有用的人,進而能幫助別人。而且現在長大的孩子有自己創業的,也有做武術教練的。不僅能養活自己,而且會去幫助別人,這讓我很感動。”張靜遠說,“我拍這部電影的目的主要是想告訴大家這樣一個真實的情況。以后如果有機會,我想把孩子們的故事拍成系列電影,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關注、關心他們。我建議附近的大學生暑期可以去支教,除了教授文化知識,也可以教他們一些特長,比如畫畫、舞蹈等。以一幫一的形式來幫助當地留守兒童,給他們持續的關愛。”
戴令飛說:“現在自媒體快速發展,無線端用戶增加,網民數量增加,宏觀條件變好,這種情況下做公益項目有別于以前默默地做好事。比如像騰訊公益這種平臺,更多的是小額多筆的捐贈。一方面籌集善款;另一方面在項目落地后,通過定期推送文章,把有代表性的社會熱點話題呈現給社會公眾。做公益的同時,把這個過程階段性地反饋給公眾,讓公眾看到雖然自己捐的錢不太多,但是我捐的錢確實幫到了需要幫助的孩子。而且因為之前一些不良事件的影響,公眾對做公益的人和公益行業有些誤解,缺乏信任。所以我們需要這種反饋機制和信息公開透明,讓公眾放心。但是這一觀念的樹立和培養需要很長的時間,不過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