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政”帶來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對于優秀的考生來講,相關于自主招生政策的調整,會產生哪些影響?這兩天有很多家長咨詢這個問題,盡管相關的細則還沒有出臺,但是從政策文件中可以得出一些結論。借用本篇文章,圍繞自主招生將會帶來哪些變化,我們做進一步探討。
政策:
完善和規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申請學生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達到相應要求,接受報考高校的考核。試點高校要合理確定考核內容,不得采用聯考方式或組織專門培訓。規范并公開自主招生辦法、考核程序和錄取結果。嚴格控制自主招生規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后進行。
解讀:
1.讓自主招生回歸本位,選拔具有學科特長的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也可以理解為,那些所謂的“偏才怪才”并且成績優秀的考生容易從自主招生中脫穎而出。
2.申請學生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達相應要求,接受報考高校的考核。這句話可以理解為:高考成績將作為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敲門磚”。這樣的話,可能告別了原來眾多考生參加的局面,如果成績沒有達到一定程度,可能沒有參加自主招生的資格。
3.試點高校要合理確定考核內容,不得采用聯考方式或組織專門培訓。2015年開始,推行一些試點學校,可能具備自主招生招生資格的學校會減少,不再出現“華約、北約”現象,考生可能根據高考成績成績,選擇一兩所目標院校參加自主選拔。
4.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后進行。自主招生在高考后進行,其實高考后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一是出分前,一是出分后。但是從上面信息上看,根據高考成績定資格的話,那么也就是出分后,從全國范圍看,各地出分時間一般是6月23日,那么學生拿到成績之后,決定是否參加自主招生,在錄取之前的這段時間,很多家長覺得時間太緊。現實中,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自主招生規模減少,這涉及到少部分的考生,為高校“減負”,還有告別傳統的筆試,或者將筆試與面試相結合,面試為主。
預測:
通過以上的解讀,那么對于2015屆的考生來講,形勢會帶來哪些變化?
1.高考競爭更加激烈。自主招生放在高考以后進行,考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高考備考,這樣的話,很難出現以往很多考生在考前就拿到很高的加分,就對高考放松準備的情況。
2.對自主招生培訓班的影響。由于考試的時間、方向和內容的調整,一些傳統的自主招生培訓班,可能不再受到追捧。在更多家長和考生的眼里,都有這樣一個打算“考好高考再說”。此外對目前市場上自主招生相關的教輔影響也很大,隨著內容的調整,教輔的滯后性越發突出。
3.通過自主招生考試的考生名額可能減少,直接影響一些中學的考生名校的升學率。自主招生規模減少,獲得加分的考生變少,裸分變得更加重要。
4.高考周期的變化。原來對于更多考生來講,6月8日以后就可以休息了,但是對于2015屆考生來講,特別是優秀的學生,還得準備自主招生考試,于是高考周期相應的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