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博士宣稱牛奶會致癌 美國營養專家觀點被誤讀 新聞媒體放大反傳統說法
調查起因
2007年3月23日,衛生部網站全文刊登了國內15位權威專家聯名撰寫的署名文章《健康宣教應當尊重科學與事實——駁斥“牛奶有害論”》。
5月14日,中國營養學會在北京召開飲奶與人體營養與健康學術研討,會議的主旨仍然是討論喝牛奶究竟對國人是否有害?
5月31日,世界牛奶日前一天,《人民日報》以“科學飲奶一生健康”為題整版刊發多位專家論證飲用牛奶對健康有益的文章……
一場關于牛奶與人體健康的大規模討論突然展示在公眾面前。一直被人們視為健康食品的牛奶何以會引發如此聲勢浩大的爭論?
可樂沖廁牛奶有害 “地瓜王子”語出驚人
2007年3月1日,廣州奶業協會副理事長王丁棉發表在中國奶業協會官方網站上的文章《政府該對林光常的牛奶有害散播論管一管了》,將矛頭直指一個叫林光常的臺灣人。
協和醫院營養科副主任于康也認為,國內目前流傳的“牛奶有害論”大多同林光常和他的暢銷書《無毒一身輕》有關。
早在2003年,自稱醫學博士的林光常就開始在中國內地宣傳他的健康膳食理念。林極力推崇地瓜(紅薯)作為首選抗癌食品,自稱“地瓜王子”,其講演所及之處紅薯必然身價倍增。而林在內地的走紅則得益于湖南的一檔高收視率娛樂脫口秀節目《越策越開心》。
“水不可煮沸飲”、“可樂是沖廁所的”、“抗癌食品第一名是熟紅薯,第二名是生紅薯”……林光常與眾不同的健康概念廣為流傳。
而在林的眾多理論當中,“牛奶有害人體健康”無疑是最重磅的一顆炸彈。“牛奶是最完整的食品——對牛而言”。長久以來,人們心目中的營養飲品在林光常的健康概念中赫然成了癌癥幫兇。于是,在紅薯價格打滾上漲的同時,牛奶銷量就下來了。
從林光常走紅開始,反對的聲音從來沒有停止過。首先遭到質疑的是他的學歷。投身營養事業之前,林光常的事業是推銷家用電器;而授予林光常博士學位的美國環球大學(American Global University)在權威的全美大學排名系統中不見蹤影,卻在維基百科里被人指為“野雞大學”。
此外,林的營養理論也不斷遭遇國內營養學、醫學專家的反對。對此,林光常表示自己的理論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其中“牛奶致癌”的觀點來自美國營養學家坎貝爾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公眾熱衷健康話題媒體熱炒顛覆傳統
那么,為什么“牛奶有害”的觀點能夠迅速在國內走紅呢?
“大眾對營養知識的渴求程度常常令我驚訝。”坎貝爾在《中國健康調查報告》的導言中如是說。2006年,韓劇《大長今》在湖南衛視熱播,不少觀眾正是被劇中的養生料理所吸引,這也是湖南臺后來請林光常做節目的原因之一。
為了迎合人們的需求,媒體也把越來越多的注意力放在營養健康的話題上。實際上,“牛奶有害論”的快速流傳,媒體也“功不可沒”。2005年11月,一份廣州報紙就曾用大版面刊登了林光常的文章,宣稱“牛奶不是給人喝的”。
“是媒體把它放大了”,協和醫院營養科副主任于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些反傳統的、顛覆性的觀點更容易受人注意。”
對于層出不窮的各種研究成果媒體在發布時應當如何處理?陳君石院士給出了“唯一正確的方法”:請教專家,請教權威的專家,由專家來解讀。
盡管牛奶與人體健康的話題仍有爭議,但國內奶業協會和乳業企業的行動卻高度一致。2007年4月中旬,在各省市奶協理事長、秘書長及部分乳企負責人聯席會議上,中國奶業協會表示要對“牛奶有害論”實施反擊。
記者在物美、家樂福等大型超市隨機采訪時發現,“牛奶有害”的觀點對北京市民的影響并不像長沙、沈陽等地那么明顯。12位購買牛奶或酸奶的消費者中,有4位表示自己每天都飲奶,只有一位表示可能會減少自己的飲奶量。
至于“牛奶致癌”的論調,有市民笑言:“現在還有不致癌的東西嗎?前幾天還說維生素吃多了也出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