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奶粉質量問題頻現
近年來,洋品牌奶粉頻頻出現質量問題。去年9月,雅培公司以產品可能受到甲蟲污染為由,宣布召回在美國、波多黎各和加勒比海一些國家銷售的品牌嬰兒奶粉。今年上半年,韓國每日乳業部分產品被檢測出含有福爾馬林,此前,美贊臣、雀巢等一線洋品牌奶粉也曾曝出金屬污染、碘超標等事件。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3月-8月,入境不合格乳品總量共計670噸,其中不合格奶粉占93.8%,嬰幼兒奶粉又占到其中的一半。菌類和重金屬超標是進口嬰幼兒奶粉不合格的主因。
記者了解到,雅培奶粉中發現甲蟲,在西安尚屬首次。西安人人樂超市經營管控部負責人張立行表示,超市在雅培奶粉上架前會對貨物的檢驗報告進行驗收,同時,每22天會抽取部分樣品送回雅培公司進行二次檢驗,從未發現過質量問題。“我在這里工作了9年,從沒有出現過類似問題,應該屬于‘偶發’事件。”張立行表示。
西安市工商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商品流通環節,工商部門會對企業的準入資格進行審查,并抽檢部分產品。今年以來,工商部門對西安市場上流通的包括雅培等洋品牌在內的300多個嬰幼兒奶粉進行抽檢,并未出現同類問題。但該工作人員坦言,抽檢本身帶有一定的偶然性,查出問題的概率比較小。
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衛生與食品檢驗監督處處長何學文表示,乳制品入境時會在口岸接受檢驗。目前西安市面上銷售的雅培奶粉都是從外地口岸入境,經過檢驗后分銷當地,之后由工商部門進行檢驗。
記者了解到,由于我國對食品安全實行分段式管理,涉及質檢、工商、食藥監等多個部門,對問題食品的檢測耗時較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執法效率和速度。西安市工商局食品流通監管處處長黃力介紹,由于工商部門不具備檢測能力,抽查食品需質監部門配合執法。以乳制品為例,做全項目檢驗需要3-4天,如果再進行微生物檢查則需半個月,而三聚氰胺等項目還需要單獨檢查。
專家:對源產地進行評估和回顧性審查
2010年底,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規定,進口乳品存在安全問題,已經或者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進口乳品收貨人應當主動召回并向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報告。
記者了解到,國家對于不合格進口乳制品的處理措施,2010年最多采用的是銷毀,其次是退貨。
今年3月,國家工商總局也專門下發通知,對《食品流通許可證》經營項目進行調整,增設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或乳制品(不含嬰幼兒配方乳粉)項目。從4月1日起,凡申請乳制品經營的,必須依法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
專家表示,洋品牌奶粉問題頻出,依然暴露出我國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長期存在的問題。由于《食品安全法》將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分歸于質檢、工商和食藥監部門管理,同時,進出口食品的監管又屬于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管理,各部門之間職能既有交叉又有盲區,造成監管力量分散。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更為嚴格的國家標準,對出現問題的進口產品加大懲處力度,追究相關生產企業的責任,避免“一銷了之、一推了之”的簡單處理。
何學文建議,我國應對進口食品源產地的食品安全狀況實施評估,并階段性進行回顧性審查。同時,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疫情疫病、有毒有害食品進行風險評估,根據結果實施不同的檢測標準。(記者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