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滿足群眾上好學需求 市教育局負責人談初招中招
又是一年招生時,今年我市初中和高中階段招生形勢如何,學校布局和招生政策有何新變化?在小學和初中畢業生即將升學之際,記者采訪了市教育局副調研員曾文漢。
初中招生規模擴大
泉五中加入電腦派位
今年我市初中招生堅持“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免試入學”的原則,堅持公平公開招生辦法,堅持優先提供公辦初中學位,落實國家公益性保障。公辦學校初中實行免試就近劃片升學或免試電腦派位招生辦法,所有小學畢業生(含來泉務工人員子女)無需參加考試都能直接升入初中就學。今年我市共有小學畢業生9萬多人(含來泉務工人員子女),畢業生比去年增加7000多人,初中計劃招生8.85萬人,招生總人數比去年增加1.5萬多人,初中招生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達98.7以上。
備受關注的市區初招電腦派位今年有新變化,市民關注的泉州五中初中部正式復辦,重新加入電腦派位隊伍,面向鯉城、豐澤區招收初中新生490人。與中心市區一樣,近年來,各縣(區、市)省一級達標中學有的相繼復辦初中或實行“一校多園”辦學模式,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同時,多措并舉,通過加快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模式,以優質學校為龍頭捆綁帶動一般校發展,加強初中學段質量監測,培植一批有特色、上水平的初中校,帶動全市初中辦學水平的提升,力爭讓每一個學生有學上、上好學。
高中招生多元化
辦學多樣化特色化
今年我市繼續合理控制普通高中辦學規模和班生規模,將普通高中創達標和調整優化普通高中布局結合起來,不斷推動普通高中達標晉級,全市達標高中累計達85所,達標學校在普通高中招生中唱主角。同時,啟動了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的改革,將組織一批學校申報省級多樣化發展實驗學校和示范性普通高中,各學校將探索建立學生選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和導師制等多種教學管理制度,形成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為不同興趣、愛好、特長的學生提供所需。
深化高中招生改革,減輕中考升學壓力。高中招生多元化,優質學校高中招生計劃劃出40%以上的名額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學校,其中市區5所省一級達標校定向生指標達50%,各學校試行推薦生、保送生、自主招生等制度,泉州一中開設珍珠班,泉州五中、泉州七中、養正中學舉辦國際課程班。據統計,今年我市報名參加中考的有52269人(部分考生已直接保送普通高中、職業學校),中考考生總人數比去年減少5000多人,考生為歷年來最少,預計從明年開始初中畢業生人數開始回升;高中階段計劃招生6.3萬人,其中普通高中計劃招生3.8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6%(不含我市以外的外來學生),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由去年的83%提升到90%以上。
職校免費就學
升學渠道暢通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擴大中職招生比例。今年中等職業教育在全面實行免費就學的同時,進一步打通升學的渠道,五年專大幅度擴招,中職學校二年級學生可免推薦免試入讀高職院校,推進招工招生一體化改革,實現招工與招生互通、上課與上崗融合、畢業與就業銜接,讓中職學生在擁有一技之長的同時,還能圓了大學夢。今年我市中職學校計劃招生2.5萬人(不含培訓折算生數),在要求每一位考生至少填報一所職校的同時,把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進城農民工、退役軍人、職工、下崗失業人員等納入招生范圍,采取靈活多樣招生的辦法,進一步拓展職業學校生源。
近年來,我市根據產業集群的人才需求,積極調整職教專業設置,確立了以建筑、陶瓷、茶藝、服裝、制鞋、財會、電子、商務、美術、汽車、計算機等為職業教育主要門類,這些專業久辦不衰,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5.5%。今年將創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特色示范學校、國家級和省級重點職校,建設一批“技能教室”、“工學教室”;加強中等職業教育信息化平臺建設,推進中職學校數字化仿真實訓教室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