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堅
施文革
講述人:施文革 采訪整理/攝影: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華健
凌晨,一輛白色小貨車突然撞上了一部行駛中的黑色摩托車,致使石獅寶蓋鎮桿頭村村民施某當場身亡,肇事司機現場逃逸。石獅交管大隊民警林志堅接手此案,僅憑目擊者的模糊描述,經過“海量”走訪、排查,終于破獲此案。
因為工作需要,石獅寶蓋鎮桿頭村村委會主任施文革,也在旁配合林志堅的工作。對他高超的刑偵手段,施主任無比佩服,他的敬業精神,也令人無比贊嘆。
逃逸的肇事車只留下一灘油漬
我是石獅寶蓋鎮桿頭村的村委會主任。11月1日凌晨5時,我正在家里睡覺,突然接到電話稱“村民施某遭遇車禍,已不治身亡”,我睡意全無,立即駕車趕到事發現場。
在石獅市南環路畔山云海路段,一輛黑色摩托車倒在路上,旁邊散落著大量碎片,交警正在現場勘查。肇事車輛已經逃逸,死者被送到殯儀館。現場,死者妻子、兒女和60多歲的老母親失聲痛哭。
當日上午,林志堅受命破此交通逃逸案,作為村里的負責人,我全程配合他的工作。
事故現場,僅留下死者摩托車前面板的碎片,以及肇事車的一灘油漬。我們經現場走訪得知,因道路改造,事故路段的視頻監控完全癱瘓,而兩個目擊證人對嫌疑車的特征描述也非常模糊,只記得車是白色、形狀類似小貨車。
想破獲此案談何容易?林志堅不斷在紙上畫著各種小貨車的草圖,不時讓身旁的目擊者辨認。數易其稿后,目擊者終于確定了一款白色小貨車。
當時我就納悶,這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竟用上了電視里的刑偵手段,看來這個小伙子不一般。
肇事者的兩個舉動被他慧眼識破
有了車輛輪廓,就能找出肇事車嗎?林志堅憑著雙眼和雙腳忙活開了,我就跟在他身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以離事發地點3公里作為半徑,他先后收集了學府路、子芳路、八七路等半徑內核心路段的監控視頻,每天盯著電腦,翻看事發時間是否有白色貨車經過。經過數十小時的查找,終于在其中一個監控中發現,一部白色貨車的外形特征、經過時間均與嫌疑車吻合。
監控顯示,事發后,該車拐入了桿頭村。林志堅又調閱了桿頭村的監控資料,發現該車從附近卡口通過的時間,與車禍時間僅相差10分鐘,這輛白色貨車有很大嫌疑。
然而,這個司機很狡猾。在沿線監控中,這輛車的車速很快,司機還卸掉了前后車牌,并用遮陽板蓋住自己的臉。
為什么要在夜里卸車牌,司機還擋住臉呢?
林志堅分析,嫌疑車司機的舉動,透露了兩個信息:首先,該嫌疑車一定是一輛有手續的正牌車,司機卸下車牌是怕牌號被人看到;其次,司機肯定是附近的村民,怕被熟人認出,否則不會擋住自己的臉。
“就鎖定這輛白色貨車!”林志堅調取了事故現場附近主要路口近期的監控資料。終于,本月6日,一部車牌號為閩C95548的白色小貨車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緊接著,我們找到這輛車,并將它交到石獅交管大隊,該肇事逃逸案件終于告破。
□民警名片
林志堅,1976年1月出生,福建省南安人,1994年至1996年就讀于福建人民警察學校;1996年至1999年于石獅市交管大隊一中隊任科員;1999年至今就職于石獅市交管大隊任交管股科員。他多次受到石獅市政府和交管大隊表彰,2009年、2010年、2011年連續3年被石獅市公安局評為優秀公務員。
每當石獅交管大隊遇到“急、險、難”的公安勤務時,大隊領導首先會想到業務骨干林志堅。這兩年來,他參與破獲重大惡性案件30起,破案率達到97%。
林志堅說,他感謝石獅交管大隊這個平臺,也感謝一幫忘我工作的戰友們,如果沒有他們的協同辦案,這些案件也不會破得這么順利。
石獅交管大隊事故處理股林雄文副股長說,一個民警能將本職工作做好已不容易,但林志堅是“學習型”的干部,只要在破案現場,他就不停地琢磨,經常看一些力學、運動學的書籍,對破案起到很大的幫助。
平時,林志堅和戰友們關系很好,誰如果有個困難,他都樂意幫忙,而且還是個無憂無慮的“樂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