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候任駐華大使西宮伸一
日本候任駐美大使佐佐江賢一郎
日本候任駐韓大使別所浩郎
閩南網8月21日訊 綜合國外媒體報道,日本政府20日決定,計劃由負責經濟事務的外務審議官西宮伸一(60歲)替代丹羽宇一郎(73歲)出任駐華大使,由外務事務次官佐佐江賢一郎(60歲)接替藤崎一郎(65歲)出任駐美國大使,負責政務事務的外務審議官別所浩郎(59歲)出任駐韓國大使。同批更換駐三個主要國家的大使,這在日本外交史上是一個十分罕見的舉動。
日媒稱,預計日本政府將在9月8日本屆國會閉幕后做出正式任命。政府希望通過大面積的人事調動,重新梳理因領土糾紛等問題而陷入混亂的外交體系。
新駐華大使在中美都具較廣人脈
今年4月,丹羽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采訪時,對于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計劃“購買”釣魚島一事,認為“將會給日中兩國關系帶來重大影響”。這一發言遭到了日本政府的批判,此后日本國內一直有要求撤換丹羽的呼聲。
丹羽宇一郎是日本第一位民間人士出身的駐中國大使。分析稱,隨著他的卸任,任命民間人士擔任駐重要國家大使的做法也將畫上句號。日本外交高官的替換工作預計在9月中旬舉行,但駐華大使的替換估計在10月舉行,因為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紀念日。
西宮伸一生于1952年,畢業于東京都立青山高等學校和東京大學法學部,1976年進入日本外務省。歷任北美局北美第2課長,日本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參事官,大臣官房參事官兼亞洲及大洋洲局,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使、特命全權大使。2007年開始擔任北美局局長,2010年2月調任駐紐約總領事,同年12月就任外務省外務審議官(主管經濟)。
據日本新聞網和《讀賣新聞》2012年8月相關報道,西宮伸一在美國與中國都具有較廣的人脈,對中國事務頗為嫻熟的他被選中顯得順理成章。
即時分析
換大使不影響兩國關系
日本輿論認為,駐華大使位置十分重要,此次丹羽遭到免職,一方面表明,民間出身的大使對安全保障和領土問題等方面缺乏了解,不如職業外交官那樣能夠比較專業地處理這些棘手問題;另一方面也表明,日本政府將加快目前正準備進行的釣魚島“國有化”行動。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蔣豐認為,“中國通”西宮伸一出任駐華大使,令外界對破除中日“政冷經熱”的局面產生期待。在蔣豐看來,有益中日外交關系的丹羽遭撤職,體現出日本民主黨的核心政權位置被削弱,是該黨屈服于在野黨壓力的反應。不過,他也表示,民主黨對中日友好關系秉承支持態度,更換駐華大使人選從另一方面凸顯出其長遠的外交戰略。作為一名擁有經濟背景的“中國通”,西宮伸一上任后對中日關系的態度令人有所期待。對于外界質疑“日本撤換駐華大使是否在為釣魚島‘國有化’鋪路”的疑問,蔣豐表示,西宮伸一上任后中日關系的發展方向還得拭目以待。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梁云祥認為,放出更換駐華大使的消息,沒有特殊意義,只是在公務上到了決定的時間點,可能快到履行手續的時候。梁云祥說,當時任命(商人出身的)丹羽宇一郎,主要考慮中日經濟關系。但通過最近的中日關系現狀,日本政府或許認識到,兩國不僅僅是經濟關系,可能更多的是政治關系,因此需要派政治家,以更成熟地處理兩國關系。對可能接替丹羽的人選西宮伸一,梁云祥說,“外務省的官僚畢竟是懂外交的。”他還表示,日本外務省官僚完全遵照政府的命令行使職責,其本身對中國友好與否,并不決定中日關系是好是壞。
新駐韓大使曾任小泉秘書
更換駐韓國大使的背后,是由于韓國總統李明博登上兩國有爭議的島嶼“竹島”(韓國稱“獨島”)以及李明博要求日本天皇道歉的言論導致兩國關系迅速降溫。起用次官級別的別所浩郎意在改善與韓國的關系。別所浩郎1975年進入外務省,擔任小泉首相的事務秘書5年半左右之后,歷任外務省綜合外交政策局長等職。
即時分析
意在調整日本外交戰略
日本更換駐韓大使的決定,是與韓國總統李明博近期由“親日”向“反日”的“形象轉變”有關。不久前,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登上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也使野田考慮撤換駐俄羅斯大使河野雅治,因為有責怪稱他在梅德韋杰夫訪問兩國存在爭議的領土之際搜集信息不力。
有分析認為,日本更換三國大使,目的之一是調整其外交戰略,將從整體和全局角度重新考慮和應對與中美韓三國的關系。與這三個國家的關系構成了日本對外關系和外交戰略的主干,這三個國家對日本既十分重要,又都和日本存在著不同的利益矛盾沖突。對于中韓來說,與日本存在著領土之爭和歷史認識的溝鴻;對美國來說,與日本在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上斗爭不斷。如何通盤處理好這些矛盾和沖突,避免因與一國交惡,影響外交整體戰略,將是擺在日本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新駐美大使是“知美派”人物
同樣引發關注的還有新任日本駐美大使人選。佐佐江賢一郎畢業于東京大學法學部,進入外務省工作后,擔任過綜合外交政策局審議官、經濟局長等,2005年出任亞洲大洋洲局局長,2008年出任外務審議官,2010年8月擔任外務省事務次官。佐佐江最近一直負責對美外交談判,被野田政權認為是“知美派”人物。
有關對美關系,駐日美軍普天間機場(沖繩縣)搬遷、美軍在日部署垂直起降運輸機“魚鷹”、日本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等諸多難題懸而未決,令同盟關系出現摩擦。
即時分析
用更成熟方式選大使
對于更換日駐美大使的動作,蔣豐認為,此舉體現了美國重返亞太后美日外交關系的新動向。他說,美國在日本沖繩部署“魚鷹”戰機,即顯示出美日有意加強同盟關系。更換駐美大使可能出于日本政府對美日同盟關系的新考慮。
另有分析認為,日本政府此次同批更換駐主要三國大使,其中一個目的就是,重新按照以往已較成熟的方式選任大使,避免一旦出現問題在野黨追究其任命責任。此次不僅新任駐華大使人選重新來自于外務省,新任駐美大使人選11年來也首次重新按照以往慣例從有外務事務次官經歷的外交官中選出,此前兩任駐美大使都沒有擔任外務事務次官的職業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