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奔跑吧》收視一路領先,是名副其實的二季度綜藝TOP1。第十三期“幕后精彩大放送”可以說是奔跑團隊為回饋受眾而釋放的一枚誠意大彩蛋。
《人民日報》此前在為《奔跑吧》點贊時肯定其除了有創意的節目形態外,更把正能量的價值內核與有意思、有意義的娛樂方式有機結合,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向主流價值所在。
可以說,導演組直接“殺入”兄弟團的日常生活這一驚喜舉動再次論證了《人民日報》的觀點,“幕后精彩大放送”以分地采訪+未播花絮曝光+往期內容回顧相融合的嶄新形式重新喚醒了觀眾對MC的點滴成長回憶。既為本季節目暖心收尾,又為下一季的開啟留下懸念和期待,此舉充分體現了S級綜藝IP特有的行業前瞻性。
伐木累以時代速度登陸廠牌高地,多元價值觀喚醒青年熱血
作為現象級綜藝IP,《奔跑吧》兼顧了“有意思”+“有意義”的雙重衡量標準,既包含受眾喜愛的節目內容,又傳遞了積極、正向的價值觀。但《奔跑吧》并未試圖建立一個價值觀、審美觀的固化標準,而是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為MC、嘉賓以及觀眾提供了一個“直面自我”的平臺。
比如五季節目下來,針對陳赫逐漸變胖的現實,奔跑導演組非常走心地回顧了陳赫從第一季到如今三年時間里每次的出場畫面,形成前后鮮明對比。陳赫雖然被兄弟團成員一再吐槽“變胖”,在本季節目中他本人也屢屢用這個“胖?!弊院?,甚至說要用自己的“雙下巴”當被子蓋。
但在節目中,陳赫卻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不是胖,是一種健康。許多觀眾認可陳赫的觀點——“瘦”并非定義美的唯一標準,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樂觀的情緒認知,同樣能給人帶來自我滿足感。
依靠強大的文化包容性,多季以來《奔跑吧》締造出了口碑綜藝的質素,節目善于透過MC視角表達多元化、開放性的價值觀,對年輕受眾產生了正向引導。
隨著節目進程的前進,觀眾與MC一起在奔跑中實現了二次成長。鹿晗被認為是變化最為顯著的MC。他從最初加入伐木累大家庭時對待任何人都畢恭畢敬,撕名牌時屢屢被偷襲成功的“呆萌鹿”,逐漸成長為本季拋梗接梗自如、擁有超強“懟技能”的boy。
吃貨胖迪、碎碎念、迪麗熱血……迪麗熱巴在《奔跑吧》中向觀眾展示了“高雯”、“鳳九”之外的真實活力自我,在整季節目錄制完成后,她在微博上一度感慨:“這段時間是成長最快的一段時間。”似乎每一個融入到伐木累大家庭中的人都擁有了勇往直前、熱血奔跑的不竭勇氣。
打破長壽IP生存魔咒,奔跑力量鑄就永新神話
幾乎每一季的開始,重新集結的MC都能與節目碰撞出全新的火花。三年來,《奔跑吧》幾乎成為電視節目潮流風向標,奔跑團隊深耕模式創新已久,尤其是本季,可以看出,節目一直不斷嘗試自我突破,每期新節目都在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實現“創意+”。
最后一期“幕后精彩大放送”更是開啟“隔空熱聊”模式,創意鮮活。但該模式既要克服時間和地緣差異,又要讓MC在繁忙的拍戲、通告中擠出時間,趕進度,操作難度極大。奔跑團隊在行業中首次打造了“綜藝彩蛋”概念,獲得眾多觀眾點贊。
采訪中,諸如鄭愷化妝、陳赫做發型等對藝人來講比較私密的場景一一曝光,這就足以證明MC對《奔跑吧》的信任和歸屬感。如果不是多季以來建立了強大的信任,這些有料場景很難被拍攝到。
《奔跑吧》的誠意不僅體現在主題與游戲內容上的突破與創新,更體現在奔跑團隊與受眾的真誠“交心”。比如因為鹿晗背部拉傷,作為伐木累大家長的鄧超代替鹿晗肩扛熱巴在水中撕名牌的絕密畫面,誠意答復了部分網友質疑鹿晗在游戲中“找替身”的真相。節目組如此真誠的舉動引發網友新一輪點贊。
暫時的分別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下一季《奔跑吧》能否繼續打破長壽IP生存魔咒,實現更驚人的突破?著實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