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廈門 > 廈門新聞 > 正文

廈門“70后”有情懷 收藏兩千閩南老物民俗用品(圖)

來源:廈門日報 2016-03-22 09:53 http://www.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如果您也熱愛閩南文化,并為傳承閩南文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歡迎撥打本報熱線968820,或通過本報官方微信“廈門日報”分享您的故事。

  昨日,本報以及“百家村之聲”網絡電臺關于閩南童謠的專題報道,引發了不少人對閩南文化的關注和懷舊之情。陳朝遠便是其中一位。龜糕印、雨漏、舊路牌、印有單位名稱的搪瓷杯……十幾年間,陳朝遠收藏了兩千多件閩南民俗老物件,視若珍寶,不舍得賣。傳揚獨特的閩南文化是他最大的期望。

  搪瓷杯。

  舊路牌。

  舊鋼琴。

  收藏民俗用品見證城市發展

  出生于1971年的陳朝遠來自鼓浪嶼,上世紀90年代,他漂洋過海去新加坡求學。“當離開故土時,才會特別懷念家鄉。一句鄉音、一方舊物都能讓我感懷。”或許是鄉愁使然,遠在異國的陳朝遠格外珍愛來自家鄉的器物。2002年,陳朝遠回廈。那時候的他,驚訝于廈門日新月異的變化,更感慨工業化批量生產代替了曾經簡單的生活用具。陳朝遠萌生了收集民俗物品,保護發掘本土文化的使命感。

  陳朝遠收藏了幾十個印有單位名稱的搪瓷杯,在他眼里,這些不起眼的老物件見證了城市發展。“搪瓷杯上印著的橡膠廠、造船廠等大都改制了。”陳朝遠收藏的物件大都來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多為當地人日常生活用品。“希望呈現原汁原味的閩南民俗。”陳朝遠說。

  一輛老自行車牽出一段往事

  收藏老物件的過程雖迂回曲折,但更多的是巧合與緣分。去年年初,自行車修理鋪老板給陳朝遠送來了一輛上世紀50年代的自行車。“英國進口的,俗稱老鳳頭。”陳朝遠說,這在那個年代可是風靡一時,老廈門人都知道這是名牌。巧合的是,一位80多歲的老先生無意中看到自行車,竟然認出了是自己的物品。老先生拿出了保留至今的購車發票、自行車證,講述了這輛老舊斑駁自行車的來歷:上世紀50年代,老先生遠在南洋的姐姐寄來一兩黃金,家人換成僑匯券后購買了這輛價值不菲的自行車。老先生年紀漸長后,將這輛陪伴了自己幾十年的自行車放在小區雨棚里,不慎被物業當成廢銅爛鐵清理了。老先生拿出60多年前辦理的自行車證,上面的一串數字跟刻在自行車車把上的數字相吻合。老先生告訴陳朝遠,當時的自行車都要掛牌,辦理自行車證后才能上路行駛。

  舉辦公益沙龍傳播本土文化

  說起老物件的來源,陳朝遠頗有些感慨。“除了朋友知道我喜歡,會送過來外,大都是要去廢品收購站淘回來。”去年,陳朝遠淘來了一張來自1985年的獎狀。寫有“賴文雅同學獲廈門市第六屆‘鷺島花朵’文藝會演優秀演員獎”字樣。清理干凈后,陳朝遠給這張獎狀加上外框并妥善保管起來。“希望有一天找到主人,原物奉還。”

  閑暇時,陳朝遠喜歡不定期組織年輕人舉辦公益性質的文化沙龍。“內容大都為閩南特色民俗講解。”對于陳朝遠而言,發揚光大本土文化是他終身所致力的追求。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廈門市今年計劃新增1100個5G基站
  • 穿梭綠意之間感受清涼時光 盤點廈門夏日避
  • 周杰倫廈門演唱會期間 臨時開通2條免費公交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醫解百科︱為什么要經常出去玩?(視頻)
    醫解百科︱為什么要經常出去玩?(視頻)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閩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師生赴福建東山岱南 文明風景線丨云霄:當風雨退場,總有人把 平和大溪:干群合力做好防汛抗臺工作 德化縣政府常務會議召開 德化縣委書記方俊欽帶隊拜訪文旅部中外文 晉江召開和敏院區項目建設及運營籌備工作 多方協同 全力防御強降雨 2025特步晉江馬拉松賽12月7日開跑 首次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