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wǎng) > 閩南文化 > 泉州武術(shù)文化 > 正文

泉州武術(shù)拳種有哪些 泉南處處刮起少林風(圖)

來源:閩南網(wǎng) 2014-11-10 11:52 http://www.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少林龍尊拳

少林龍尊拳


  又稱龍拳。特點:“吞吐浮沉,身技腰馬,門戶眼節(jié),動靜神氣 。”精義:“有橋斷橋,無橋生橋,注重練神。”其不僅集合雙手互搏術(shù)的守內(nèi)、游外之功,同時還具備二次防御之功。

  龍尊拳一共有17套拳法,剛健有力、剛中有柔、樸實無華、利于實戰(zhàn),招招非打即防,沒有花架子,但每一手頃刻間的變化都能起到“擋、防、攻”三種功效。“吞,如金貓捕鼠;吐,如餓虎出林;浮,大鵬展翅;沉,如老翁持拐”。看似以防為主,卻能誘敵深入,出奇制勝。

  如龍尊拳中的“三獅拳”套路:雙拳奔出,氣勢磅礴,中指突起寸許,有如龍首。左右變換之時,動作迅速,富有整體感,驗證了古人“神龍無首”的變化莫測。動時,似黃龍滾水,浪里推舟;靜時,養(yǎng)神安逸,出手有山岳之威。時而原地踏步,時而突然快速游走。 這套拳法移動范圍以及拳法收縮幅度雖然不大,卻能在搖身轉(zhuǎn)胛間起到“擋、防、攻”的效力:一拳迅速抵擋敵人的第一次進攻,另一拳防好敵人的二次進攻,緊接著利用與敵人的近身迅速進攻,即“有橋斷橋,無橋生橋”。

  龍尊拳不受場地限制,有“拳打臥牛之地”之說,可一手端茶,一手出招,喝茶對陣即能比出高低。龍尊拳的秘訣即“練神”,根基為“三戰(zhàn)”,運氣要氣沉丹田,眼法講究以目視目,步法要求穩(wěn)固而靈活,拳法則講究“門戶”。“出拳時,肘距離肋骨不能超過一拳頭的距離,拳高則不能超過肩膀”,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進退出入,一切自如”,以保證防守和進攻的力度,并起到借力用力的作用。其最高境界,則為“六斗”。

  流傳于泉州的龍尊拳,系少林寺龍尊拳正法。此法出自河南嵩山少林寺,清·雍正年間,鐵珠長老來福建,路經(jīng)興化仙游縣,收朱山為徒,遂將龍尊拳傳之。三年后朱山學成,傳給門人吳申天,即俗家第一代。朱山傳古田彭德成(俗家第二代),德成再傳俗家第三代彭金山。1945年傳到泉州市區(qū)西街的一池大師(黃承懋),已是俗家第十代。

  龍尊拳法分為兩個流派,一派為“直上清溪”,即一路龍法;另一派為“太子游龍門”,即二路龍法。泉州流傳的是二路龍法。

  龍尊拳為福建七大拳之一,在福州猶為盛行,而日本人對此拳也很感興趣。早在1993年2月,日本沖繩剛?cè)崃鞑词挚帐值绤f(xié)會就到福州與古田縣武術(shù)隊進行交流表演。

相關(guān)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百年番仔樓里的華僑傳奇
  • 全省唯一 泉州梨園戲《朱買臣》入選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xiàn)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xiàn)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huán)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huán)灣生態(tài)公園內(nèi)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huán)灣生態(tài)公園內(nèi)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xiàn)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xiàn)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專題推薦
    關(guān)注泉城養(yǎng)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guān)注泉城養(yǎng)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fā)——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公布 福建省時隔6年 廈金大橋(廈門段)步入大規(guī)模裝配化施工 福建省第六批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 看見惠安|父親節(jié)快樂 看見惠安|父親節(jié)快樂 以下可能是引誘老年人參與非法集資的誘餌 生活百科:喝水多多益善嗎,尤其是夏天 兩岸大健康產(chǎn)業(yè)合作發(fā)展論壇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