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風土人情 > 閩南民俗 > 正文

閩南年食年俗:除夕甘蔗頂門 初九拜天公(圖)

來源:泉州晚報 2016-05-09 16:07 http://www.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象征喜氣的紅包與“長壽龜”,是春節期間祭祖款客的傳統糕點。(張九強 攝)

  過年時,不少閩南人家擺放水仙寓意吉祥。

  跳火堆、甘蔗頂門、“拔拔燈”、“坐釘轎”……這些獨特年俗,久糟菜、米粉肉、金橘糖、花生仁糖……那些美味年食。正月里,蘊藏著閩南古早年味的習俗、美食一起涌現在現代人的生活里,根植其中的地域特色文化也在悄然延續。

采塵、跳火堆、“年兜花” 燒去“過年畚” 迎來好兆頭

  家家戶戶門口的火堆,遠遠望去猶如連成一個火群。大家將“過年畚”倒進火堆,以燒“過年畚”去告別上一年的不如意,寄愿新年生活風調雨順。

  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的這段日子,民間將之稱為“迎春日”,在此期間,各家各戶都要為迎接農歷新年的到來而做準備。

  “閩南地區的年前大掃除,被稱為‘掃塵’、‘采塵’,是過年前很重要的一個準備事項。”泉州民俗專家廖榕光介紹說,“采塵”有著“新貌迎新年”的寓意,將家里家外打掃干凈,不僅要“清洗各種器具,撣拂塵垢蛛網,拆洗被褥窗簾,還要灑掃六閭庭院,疏浚明渠暗溝”。此外,“采塵”還與一個現今少見的傳統年俗——“跳火堆”有關。

  “兒時在鄉下,除了整理屋子,還要打掃圈養牲畜、栽種蔬果的后院,整理出來的各種垃圾,老祖母總囑咐我不要急著倒掉,要將它們一直留到除夕夜。”廖榕光回憶說,那些由稻草、草皮、土灰及泥土堆積起來的垃圾,也被稱之為“過年畚”。待除夕吃過團圓飯,屋外的爆竹聲開始響起,每家每戶便會在自家門前堆起木柴,將其點燃,家家戶戶門口的火堆,遠遠望去猶如連成一個火群。火堆燃起后,大家將“過年畚”倒進火堆中燃燒,以燒“過年畚”去告別上一年的種種不如意,并讓愁怨、晦氣在燃燒的火堆中化為烏有,同時,也寄愿在新一年里,生活能夠風調雨順。

  燒過了“過年畚”,一家人圍繞在火堆旁,身手矯捷的年輕人可從火堆上一躍而過,小朋友則由家長抱著從火堆上跳過,上了年紀的老人則可以從火堆邊跨過去。來自安海的黃阿實說,在其老家,以前“跳火堆”時,長輩們還會念叨幾句俗語,如“大人跳入來,年年大發財。小孩跳出去,歡喜無顧憂。”大家一邊跟著念俗語,一邊互相喝彩,歡聲笑語不斷,也讓除夕夜顯得格外熱鬧,而待火堆熄滅后,家中長輩還會特地鏟些火灰入灶,以此預示新的一年里生活能夠紅火興旺。

  每逢新春到來,閩南人家免不了在廳堂中,擺上一盆素雅的水仙或是幾株臘梅。“水仙、臘梅可算是傳統的‘年兜花’,放在家中一則增添清新淡雅的花香,二來是為了‘以花迎春’,為家里帶來喜氣。”已過八旬的劉老太自小喜歡擺弄花草,每逢春節,她總會著手在家雕琢水仙,在她看來,把各式造型的水仙擺放在家中,既討喜又美觀。如今過年在家擺花已是一種流行,除了水仙花、臘梅之外,紅掌、杜鵑及蝴蝶蘭也成了不少泉州人喜歡的“年兜花”。在劉老太的記憶里,兒時,水仙算得上是嬌貴的“稀罕物”,當時只有一些家境寬裕的人家,才舍得花錢添購水仙花布置門廳。由于花期較短,只有掐算好時間用清水培植,才能讓這些花蕾在春節綻放,借此預示新年開始有一個好兆頭。

米粉肉、過年飯 備食跨年吃 討個好彩頭

  年夜飯要留下一碗,需要放上雞蛋、九鬃芋、糕粿、紅橘、柿餅以及紅棗,還要放上紅包以及一朵紅紙折成的“春花”。

  “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這句自古流傳于閩南民間的俗語,其意指到了臘月下旬,就該著手為過年準備一些肉食了。

  “舊時生活不寬裕,對于鄉村農家人而言,殺禽宰畜是家中的一件大事,為過年宰殺一頭豬,有的人要把豬肉拆分送給親戚們,有的人則把豬肉帶去市場上置換其他物品。”德化烹飪餐飲業協會秘書長吳少泉說,以前交通不便,物質匱乏,不少住在德化鄉村的農戶在臘月里宰殺好家豬,趁著新鮮,便帶著豬肉趕往位于永春五里街上的年貨集市行,用豬肉換取過年所需的一些糖果子及米制品。剩下的豬肉則需要提前加工儲存,以備正月里自食或是待客之用。吳少泉師傅介紹說,通常容易變質的豬頸肉,會與用芥菜腌制的“久糟菜”一起炣成醬肉,在正月里隨時都可以把這些醬肉拿來配飯吃。而夾帶肥油的五花肉,則會用紅米酒、醬油、地瓜粉以及芋頭一起蒸成“米粉肉”,可作為年菜品嘗,也可存放在正月里食用。對于“貴重”的豬蹄,過去生活拮據的農戶一般會將之售賣,只有富裕的人家才會自留豬蹄,并用自家釀制的紅米酒燉煮成菜,以此寓意“紅火”,并把這道菜作為新春佳節里款待貴客的上等菜品。

  不僅珍貴的肉品要從臘月存留到正月,廖榕光說,除夕晚上的年夜飯也要記得留下一碗,以作為“隔年米”,也稱為“過年飯”。這碗白米飯上,還要有所“裝飾”,需要放上有團圓之意的雞蛋、護子護孫之意的九鬃芋、發財之意的糕粿、有吉祥之意的紅橘、柿餅以及紅棗,除此之外,最后還要放上紅包以及一朵紅紙折成的“春花”(也稱“春枝”)。廖榕光說,這碗“過年飯”大多會放在房中、廳堂或是灶臺上,擺放的時間要延續到正月初四,也就是俗稱為“散正”的春節結束之時,由此來寓意“年年有余”。此外,插在飯上的“春花”,寓意則更多,有著在“新一年里播種希望”的另一層含義,在廖榕光看來,插“春花”也反映著閩南人盼望來年家中的好事喜事能像春天的樹枝一樣開滿整個枝頭,生活美滿幸福的心聲。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百年番仔樓里的華僑傳奇
  • 全省唯一 泉州梨園戲《朱買臣》入選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公布 福建省時隔6年 廈金大橋(廈門段)步入大規模裝配化施工 福建省第六批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 看見惠安|父親節快樂 看見惠安|父親節快樂 以下可能是引誘老年人參與非法集資的誘餌 生活百科:喝水多多益善嗎,尤其是夏天 兩岸大健康產業合作發展論壇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