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旅游市場迅速增長,當越來越多的人懷著對遠方的美好向往踏上旅途時,那些不好找、臟亂差的廁所成為游客們的心頭之痛。
“旅游要發展,廁所要革命”。自2015年初,“廁所革命”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一年多的實踐,各地獲得了哪些成效和經驗?未來“廁所革命”應如何持續推進?
保證景區廁所數量滿足需求
2015年,我國出游人數已超過40億人次。火爆的旅游市場也讓旅游廁所的需求量增加,據測算,國內旅游一趟平均每人上8次廁所,所有游客每年在旅游廁所如廁次數超過270億次。廁所設施建設能否跟上步伐,是對我國旅游服務水平的一大考驗。
“在我國旅游領域,廁所臟、亂、差、少、偏,是廣大游客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和旅游過程中的最薄弱環節。”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指出。
解決游客“如廁難”,必須保證景區廁所的數量。2015年,全國建設完工旅游廁所2.2萬座,超額完成計劃,向“廁所革命”“深入到全國城鄉,景區內外”的目標更進了一步。
按照2016年的計劃,將新建廁所1.7萬座,改擴建0.8萬座。從國家統計局對各地廁所建設統計來看,建設進度正在穩步推進,截至6月17日,全國在建廁所11285座,占計劃44%左右,已完工3908座,占計劃15%左右。其中山東在建和已完工廁所2456座,占計劃的66%;浙江在建和已完工1278座,占計劃的67%。
技術、理念、管理要創新
“這間屋子看上去不像是個廁所,我和保潔員確認了很久才敢走進去。”在北京房山的“第五空間”廁所門外,一位女士告訴記者。
這間新建不久的“第五空間”與一般的公共廁所似乎有些不同,除了廁所功能外,還設置了自動存取款機、繳費機、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無線網絡、電商終端、自動售水機等各類便民服務設施,這讓其看起來更像一個供人們放松休息的服務站。
“廁所革命”的開展讓各地對廁所建設有了更高的標準,不僅僅是數量上、基本功能上達標,技術革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意受到更多重視。
在一些景區,廁所建設與文化創意和設計結合起來,讓廁所成為景觀——海南呀諾達園區內,廁所多用木質材料,建筑與熱帶雨林環境融為一體;桂林愚自樂園景區的溶洞廁所則利用了喀斯特地貌,體現了當地特色。
在管理模式方面,從“費用承包”到“以廁養廁”,再到“商廁結合,以商養廁”的探索,鼓勵企業參與管理和經營,在保證基本功能的同時發現商機。此外,多地采用了開放社會廁所的方式緩解廁所不夠的問題,即將機關單位、商店、旅館等社會廁所對外開放。在貴陽,目前已有228座社會廁所免費開放;在濟南,許多景區周邊商家、藥房、飯店、醫院門前貼上了“廁所開放聯盟”的標志,對游客免費開放廁所。
亟須樹立廁所文明觀念
“許多景區廁所的環境差,基本是游客自己素質不高造成的,像不沖水,隨地扔廁紙等。”旅游愛好者姜悅告訴記者。
“廁所革命”喚起了人們對廁所文明的關注,這就需要包括游客在內的多方共同努力,并擔負相應的責任。“觀念要變革,要建立廁所是文明窗口的觀念,不應再將其看作臟亂差的代名詞。”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李世宏說。
北京旅游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認為,景區衛生條件高一些,可以更好地滿足游客的需求,景區廁所清潔衛生無異味,游客也會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景區的環境保護大有裨益。
有專家提出,本身臟亂的環境更容易形成“破窗效應”,讓人們沒有了維護意識。因此可以通過硬件改造來改善現狀,如安裝自動沖水裝置,用技術手段限制游客只能抽一定數量的廁紙,引導更多人養成文明如廁的習慣。(記者 魯元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