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必須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完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11月21日,大田縣委五樓會議室氣氛嚴肅,縣幾套班子和鄉鎮、部門黨政一把手等110余名黨員領導干部正在聽取專題宣講。
11月8日起,市紀委組成宣講團,就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開展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和省委《實施辦法》專題宣講,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走前頭、做表率,推動各級黨組織扛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
此次宣講由市紀委主要領導擔任團長,市紀委常委、監察局副局長作為成員。宣講團成員先后分赴各縣(市、區)、教育系統、國資委系統及部分中央、省市屬單位,堅持問題導向,用身邊人身邊事詳細解讀《問責條例》及省委《實施辦法》,教育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增強
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以嚴問責體現真擔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實落地,營造勇擔當、敢改革、善作為的發展氛圍。
今年7月《問責條例》出臺和9月省委《實施辦法》印發后,市紀委常委會進行專題學習,原原本本、逐條逐句地帶頭精研細讀,以案析規、以案說理、以案釋紀,深刻領會其中的實質和要領,為《問責條例》及省委《實施辦法》的貫徹實施營造良好氛圍。
“黨委(黨組)一把手要率先垂范,準確把握執紀監督‘四種形態’,敢于動真碰硬,防止制度走偏、鐵規空轉;同時,要適時開展監督檢查、專項巡察,用督查巡察傳遞壓力,用壓力推動落實。”大田縣委書記熊旭明表示,將把《問責條例》和省委《實施辦法》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中心組集中學習、支部學習、輔導報告等形式,掀起學習貫徹《問責條例》的熱潮。
“中央出臺《問責條例》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問責,而是以問責促進負責、促進擔當,是為了警示教育、倒逼加壓、推動工作。”尤溪縣委書記楊永生說,要對照《問責條例》、找準定位,把問責工作壓實到各級黨組織,促進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落實。
“《問責條例》只有在執行中,才被賦予生命力,當好《問責條例》的推動者,抓好《問責條例》的宣傳教育,切實把監督執紀問責做深做細做實。”將樂縣紀委副書記戴陳凌說。
與會人員紛紛表示,聽了報告,備受教育,對《問責條例》及省委《實施辦法》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全面、系統、深刻,將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把黨規黨紀的嚴肅性、權威性樹立起來。
泰寧縣新橋鄉黨委書記天祥表示:“作為一名鄉鎮黨委書記,要按照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擔當、失責必追究的要求,自覺堅持帶頭學習、帶頭執行、帶頭查處,對有苗頭性的、傾向性的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還要問責一起,做到絕不手軟,也不姑息。”
“《問責條例》就是一劑祛病良方,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祛病強身,讓黨的初心歷久彌新,讓黨的領導堅強有力,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寧縣里心鎮紀委書記羅章貴說。
此次專題宣講共3000余名黨員領導干部接受教育,責任意識得到了增強,持續釋放有責必問的強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