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近日明確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社會事業、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工作,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建設新三明奠定堅實基礎。其中提出:
◆優化城市交通方面,完善城市主次干道路網,到2018年,全市新建、改建城市道路300公里以上,在三明市區與沙縣、永安之間開通大站快線公交。
◆確保南龍鐵路2017年底建成通車,浦梅鐵路建寧至冠豸山段、興泉鐵路三明段“十三五”末基本建成,早日實現縣縣通鐵路。
◆繼續完善高速公路網,建成廈沙高速、莆炎高速三明段,建設三明至明溪胡坊高速公路。
◆規劃建設永安、泰寧通用機場。
◆到2018年,全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80所以上。
◆到2018年,力爭四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700億元。
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提升基礎設施承載力
其中構建交通運輸體系方面,突出綜合交通樞紐,以機場、動車和高速公路樞紐為依托,加快三明動車北站、動車南站、汽車北站、汽車南站等立體綜合客運樞紐及其他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促進航空、鐵路、公路、城市公交等一體化銜接,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無縫對接。
鐵路:加快納入國家鐵路網規劃的干線鐵路建設,確保南龍鐵路2017年底建成通車,浦梅鐵路建寧至冠豸山段、興泉鐵路三明段“十三五”末基本建成,早日實現縣縣通鐵路。
公路:繼續完善高速公路網,建成廈沙高速、莆炎高速三明段,建設三明至明溪胡坊高速公路;推動普通國省道改造,加快尤溪至大田,永安經明溪、將樂至泰寧等縣際便捷通道建設;繼續實施農村公路提升工程,促進農村公路向自然村延伸。
航空:融入生態新城建設,加快民航事業發展,增加三明至北京、深圳等主要城市航線,規劃建設永安、泰寧通用機場;推動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建設,培育發展空港經濟,不斷增強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率。
航運:對接閩江航道規劃建設,加快發展沙溪航運,形成河江海聯運體系。
實施城市優化工程,提升中心城市帶動力
優化城市布局方面,實施“三城整合、多點聯動、中心提升、特色支撐”的空間發展戰略,加快三明市區與沙縣、永安同城化步伐。
大力發展市區經濟,推進生態工貿區九個專業園區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加大生態新城“一帶六區”開發力度,推進貴溪洋、洋溪、臺江、富興堡等重點板塊開發,打造全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優化城市交通方面,完善城市主次干道路網,到2018年,全市新建、改建城市道路300公里以上,在三明市區與沙縣、永安之間開通大站快線公交。
實施產業提升工程,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
其中在提升制造業整體實力方面,實施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及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加快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石墨負極材料、稀土分離廠、艾邁博生物、三農氟化工等項目建設,到2018年,力爭四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700億元。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方面,圍繞汽車及機械裝備、冶金及壓延等主導產業,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填平補齊產業鏈關鍵、缺失環節,形成三明特色產業集群,到2018年,基本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改全覆蓋;
推動三明“中國制造2025”六大工程建設,引導規模以上企業實施“機器換工”,采取“培育與引進并重、整合與扶持并舉”等辦法,繼續做大做強做優三鋼、海西重汽、青紙等龍頭企業。
實施均衡發展工程,提升教育醫療供給力
促進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實施第二、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開發公辦幼兒園資源,到2018年,全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80所以上;
實施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項目,縮小區域、城鄉義務教育差距,到2018年,全市40%的義務教育學校完成管理標準化建設任務;
推動三明學院向應用型院校轉變,爭創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推動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更名改建為“三明醫學與科技職業學院”,面向閩西北地區培養緊缺醫學人才。
促進衛生事業均衡發展,著力完善城鄉醫療衛生設施,提升公立醫院整體醫療水平,改善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基礎設施條件;
著力完善分級診療運行機制,建立健全基層首診制度和雙向轉診制度,實施差別化醫保支付政策,提高縣域就診率,實現“基層接診檢查、上級診斷、下級診治”,促進醫療資源縱向流動。
實施惠民幸福工程,提升民生事業保障力
脫貧攻堅方面,確保到2018年,現行國定扶貧標準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養老服務方面,到2018年,新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0個以上、農村幸福院100家以上;
宜居環境方面,持續推進三鋼、三化等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加大機動車尾氣污染、施工揚塵治理力度。(記者 李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