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悍勇無畏的衛士,以忠誠彰顯了“懲惡揚善”的風骨;他們是情系百姓的公仆,用勤勉鑄就了“執法為民”的靈魂。他們就是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民警。
2016年以來,蕉城公安分局恪盡職守、頑強拼搏,為閩東熱土的繁榮、轄區百姓的平安奉獻著。他們在為轄區群眾創造了安全滿意的治安環境之余,也收獲了一份份令人欣慰的工作實績:全國禁種鏟毒工作優秀組織單位 、全國公安信訪窗口示范單位、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省級“青年文明號”、省級青少年維權崗……
局長阮細章接待信訪人
嚴守主業主責 凈化社會治安環境
“警察,不許動!”2016年1月25日清晨,一聲呵斥打破了黎明的沉寂。在寧德市醫院舊院區一樓骨科,蕉城公安分局民警經過數日蹲守,成功將準備作案的犯罪嫌疑人管某抓獲。
原來,2016年1月份,蕉城各醫院陸續發生多起住院病人財物被盜案件。由于犯罪嫌疑人主要目標是來醫院就診的病人及陪護人員,一旦被害人錢財被盜,可能影響到病人能否及時就診,甚至關系到能否挽救生命。
政委楊華與扶貧幫扶對象座談
“群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此類案件勢頭,將給群眾帶來極大不安,由此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相當嚴重。”蕉城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胡衛清介紹,接報后,該局迅速抽調刑大三中隊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集中力量快速偵破該案。偵辦民警根據警情信息,結合案發現場實地走訪,通過多日研判成功調取了多份犯罪嫌疑人影像資料。經過影像分析和外圍調查,最終鎖定前科人員管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1月25日清晨5時許,經多方布控,民警于寧德市醫院舊院區將準備再次作案的管某抓獲。經審訊,管某對近期流竄于各大醫院住院部盜竊住院人員、陪護人員財物一事供認不諱。這是蕉城警方開展“破案追逃”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
記者了解到,為加大對各類案件的追逃及打防力度,早在2016年初,寧德市公安局就組織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破案追逃”專項行動。在寧德市公安局的統一指揮下,蕉城公安分局乘勝追擊,以緝捕在逃人員為工作重點,對本地未抓獲的歷年在逃人員進行重新梳理,從中確定重點緝捕對象,并綜合運用傳統和科技手段,采取“查、控、堵、勸”等多種措施,全力開展緝捕工作。同時,針對各類現行犯罪案件的特點,對轄區治安形勢,特別是對治安亂點區域進行科學分析,堅持整合資源、全警動員,實現了現行案件的快偵快破。專項行動中,該局共破獲年內現行案件160起;抓獲在逃人員59名;刑拘108人;繳獲槍支3把、彈藥若干、刀具5把、毒品150余克。
“從‘破案追逃’到‘颶風肅毒’,從‘打四黑除四害’到‘夏季社會治安綜合整治’……蕉城公安民警始終不忘使命,嚴守主業主責。不論是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還是落實常態化巡防管控機制;不論是在深化涉訪涉訴工作改革中,還是在對重點行業的監管上,回應群眾對公安工作的要求與期待,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與工作的方向。”寧德市公安局黨委委員、蕉城區副區長、蕉城公安分局局長阮細章告訴記者。2016年,該局刑事犯罪發案率同比降低3.16%,破案率同比上升45.96%;接待信訪人員184批314人,重點信訪積案化解率達100%;著力消除火災隱患,成功撲救火災17起;搶救各類被困人員183人,疏散群眾1087人,以凌厲的攻勢凈化了社會治安大環境,保群眾安寧,獲群眾認可。
深化公安改革 踐行服務為民承諾
“小鐘,你們幾個堵住后門,注意封鎖幾條巷子。其他人和我一起從正門突破。”2016年9月28日,經周密部署,八都派出所民警成功抓獲吸毒違法嫌疑人劉某,并從其房間內查獲吸毒工具。
原來,當天該所接到群眾匿名舉報稱,該鎮紅門里村有一個人在家吸食毒品。得知情況后,民警迅速前往現場,不過半小時就將劉某抓獲。如此快速出警、迅速抵達、高效破案,得益于該所的“神器”——警用GIS系統。
八都鎮位于蕉城區西北部,距離城區21公里,轄區內鐵路、高速公路、國省道線穿境而過,26個行政村逾一半呈點狀零散分布于山間,地形和人口分布情況十分復雜。再加上大量穿梭于鎮區境內的人流、車流、物流,僅2.08的人口萬名警力比,過去一直是社會治安治理的難點。
開發GIS系統, 推進數網一體化建設
為了攻克這一難點,近3年間,該所民警的腳步踏遍了轄區每一片區域。不僅對轄區村居房屋的居住人、產權人、門牌號、房屋環境以及重點人員、流動人口、企業單位等各類信息全部進行了采集并登記造冊,還為每一棟房屋制作和安裝了新式門牌,解決了轄區門牌混亂、人戶不一等問題。與此同時,該所還利用在轄區內安裝視頻監控設備的契機,聯合網絡技術公司同步開發專用軟件,前后3次對轄區的細化照片、視頻及全景進行了航拍,將之與排查登記的所有信息一同錄入系統之中,最終促成了八都鎮警用GIS系統的誕生。“現在,我們只需點一下鼠標,轄區內人員信息、房屋信息、戶籍信息、租住信息便盡收眼底,鎮區情況一目了然。”該所所長彭世恕介紹。
禁毒辦在九都鎮開展禁種鏟毒無人飛機航拍
除了一鍵查詢功能,對于協助破案,警用GIS系統亦能發揮不小的助力,最顯見的就是其中的3D視圖精準定位功能。“因為轄區情況復雜,過去我們民警接到報警,常常要花大量時間對案發地進行摸排,不僅貽誤警情,也容易打草驚蛇。”彭世恕說,如今有了警用GIS系統,民警只要輸入案發地,系統就能將相關文圖信息迅速轉化成3D地圖,將房屋結構、人員、周邊環境等文字、數字、圖像信息一一呈現,以警務信息數字化促進警務實戰化的提升。
“深化公安改革,向科技要警力,不僅緩解了警力資源的不足,也為群眾提供了更好的服務體驗。”阮細章告訴記者,除了通過“數網一體化”促進社會治安治理、強化“人防技防”填補治安盲點,蕉城公安分局還在原有“陽光執法互動辦案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便民利民舉措,啟用“陽光執法辦案互動平臺”微信公眾號,加強與案件當事人的溝通互動,保障公眾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并以“馬上就辦”活動為抓手,推進了各窗口單位執法規范建設,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以專人專班的戶政管理制度、為民服務的思想,積極開展省內居民異地身份證換領補領工作,共辦理此類身份證2425張,為723名無戶口人員登記落戶。
堅持素質強警 助推隊伍再上臺階
2016年11月17日夜,氣溫驟降,忙完一天工作的民警王晉來到蕉城公安分局三樓健身房鍛煉身體。寒潮下,街上的路人忍不住裹緊衣裳,加快行進的步伐,而健身房內邁動雙腿的王晉卻被汗水打濕了衣服。
身為公安民警,王晉從未放下對自我的要求。白日里用休息時間學習法律知識,加強業務操作能力,夜間則鍛煉身體。他曾說:“如果沒有嫻熟的業務能力,怎么服務群眾?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如何震懾犯罪分子?”也就是在這種自我高要求下,2016年11月25日,在全省公安機關教育訓練綜合對抗考核中,王晉從90名參賽隊員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被省公安廳授予“2016年全省公安機關教育訓練綜合對抗考核標兵”榮譽稱號。
業余時間,民警不忘強健體魄。
教官向民警講解槍支使用注意事項
“仗會怎么打,兵就怎么練。提高民警素質,是公安工作的基礎,是隊伍建設的根本,王晉并不是個例。”蕉城公安分局黨委副書記、政委楊華告訴記者。2016年,分局主動順應“全面從嚴治警”新常態,加快轉變隊伍管理理念,推出了記分辦法、達標考核、績效考核三大“組合拳”,下“猛藥”著力破解隊伍難題、補齊隊伍短板,通過檢查考核與結果運用相結合的方式,提高了民警綜合素質。與此同時,該局將民警綜合對抗達標考核工作納入單位年度重點任務,堅持從嚴從難督導考核,定期研判分析形勢,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民警綜合對抗達標考核檔案,把民警各階段日常表現、培訓內容、考核成績及時記入檔案,定期反饋。多措并舉抓建設,換來了整體隊伍再上新臺階。2016年,蕉城公安分局通過組織開展警務技能測試、舉辦各類專題業務培訓,培訓民警達900多人次。在2016年全省公安機關教育訓練綜合對抗考核中,以蕉城公安民警為主力隊員的寧德代表隊榮獲團體第二名,載譽而歸。
“雖說好刀仍需勤磨礪,但亦需養護。如果一味地以鐵拳煉警隊,而忽視民警生活與心理需求,也將造成隊伍不穩、人心不定。”楊華說,在這種理念下,蕉城公安全面推進“暖警”工程建設實施從優待警。2016年,該局為“無房所”洪口派出所、“危房所”漳灣派出所建成新辦公樓,為外地籍民警提供周轉房,解決了75名民警職級晉升問題,并慰問傷病民警、退休干部及家屬300多人次,激發了隊伍活力。(記者 龔麗雯 通訊員 范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