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寧德市哪個行業最“吃香”?9個縣(市、區)中,又是哪工資最高?日前,市統計局公布三季度寧德市就業和工資情況,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企業效益降低,寧德市“四上單位”從業人員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平均工資保持平穩增長。9個縣(市、區)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縣(市、區)為蕉城區40250元、柘榮縣37002元、福安市36925元。
工資水平平穩上漲
從寧德市從業人員及平均工資情況看,三季度寧德市從業人員稍有減少。寧德市“四上單位”(即規模以上工業、規模以上服務業、限額以上貿易業以及建設領域有達到資質的建筑企業和房地產開發公司)2323家,期末從業人員31.05萬人,較上年同期減少了2.85萬人,同比下降8.4%。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9178人,完成年任務90.0%,其中城鎮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2753人,完成年任務102.0%。三季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2.62%,低于年度控制目標(4 %以內)1.38個百分點。
在十九個國民經濟行業中,從業人員實現增長的有8個行業,其中增長率最高的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達到72.5%;同比增長人數最大的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016年三季度從業人數5264人,較上年增加2161人,增長69.6%。
工資水平方面,有了平穩上漲。三季度,寧德市“四上單位”從業人員工資總額110.34億元,比上年減少1.9%;其中在崗職工工資總額99.30億元,同比增長0.2%。從業人員平均工資36124元,同比增長6.2%;其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6047元,同比增長4.9%。
區域間平均工資差距較大
從寧德市就業和工資情況來看,就業質量有待提高。三季度,寧德市“四上單位”從業人員行業分布差距明顯,用工量最大的制造業、建筑業用工比重分別占到59.8%、20.1%,二者合計占比79.9%;這些行業大部分是技術含量不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質量不高。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這兩個行業合計從業人員占比僅1.2%。
行業間平均工資差距大。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排列前三位的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6.51萬元;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5.30萬元;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4.84萬元。居后三位的分別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1.92萬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2.06萬元;住宿和餐飲業3.39萬元。最高的金融業比最低的采礦業高出4.59萬元,高出2倍多。
區域間平均工資差距較大。寧德市9個縣(市、區)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縣(市、區)為蕉城區40250元、柘榮縣37002元、福安市36925元,最低的三個為屏南縣27148元、周寧縣27516元、古田縣30222元。最高的蕉城區比最低的屏南縣多出13102元。
建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寧德市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現代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將勞動力從勞動密集型產業中解放出來,通過高新技術產業,能更好地發揮勞動力優勢,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提高就業質量,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
同時,鼓勵進行創新創業。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創業帶動就業。鼓勵畢業大學生及返鄉人員進行創業,大力發展“眾創空間”等,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同時,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對創業項目進行幫扶,助力其突破困境,穩定發展。
此外,還應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針對沒有工作經歷和技術難以找到好工作的下崗、農村富余勞動力來說,應開展普遍的、有效的、便捷的培訓方式,進一步完善其職業教育和培訓,保證人人都有一技之長,提高其就業能力、就業質量和職業素質。(記者 吳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