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殘聯、省教育廳、省體育局聯合主辦的2025年全省中小學殘疾人田徑運動會11日在福州閉幕。
本次運動會創下“兩個第一”:首次實現省級殘疾人單項體育賽事零的突破;首次為中小學殘疾人量身定制競技平臺。賽事嚴格對標世界殘奧田徑委員會、國際聾人體育聯合會最新規則和分級規定,根據視力殘疾、肢體殘疾、聽力殘疾三類殘疾類型,細分為甲、乙、丙三組(按年齡細分),設置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跳遠、三級跳遠、鉛球、鐵餅、標槍、壘球等項目,全面涵蓋田徑基礎大項。
記者獲悉,來自全省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的124名在籍在校中小學生(含中職生)選手參賽。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福州隊、漳州隊、泉州隊、龍巖隊、莆田隊獲體育道德風尚獎。組委會還評出了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的運動員、裁判和優秀志愿者。
賽場上,年齡最小的丙組選手僅7歲,運動員稚嫩的臉龐上卻寫滿堅毅;視力殘疾運動員佩戴眼罩、專注聽令起跑;聽力殘疾運動員通過手語裁判指令調整狀態;肢體殘疾運動員在奔跑中展現不屈意志——他們用行動詮釋“逆風飛翔”的勇氣。漳州代表隊的張明智同學說,能和全省的小伙伴同場競技,“讓我更有勇氣挑戰自我”。
據悉,我省現有在校殘疾中小學生3萬余人。主辦方表示,本次運動會是在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和“六一”國際兒童節進一步濃厚全社會扶殘助殘的氛圍下舉辦的,旨在從全省中小學殘疾人中發掘體育后備人才,為我省殘疾人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福建日報記者 何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