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手機提示音響起,外賣員李曉榕掃了一眼屏幕,立即跑向福州鼓樓一小區,僅用15分鐘便送完貨,比系統預計時間少了10分鐘。“現在一進小區就知道往哪走,送餐快多了。”曬紅的臉頰直冒汗珠,還沒來得及擦,他又奔向下一單。
長期以來,老舊小區樓棟分散、門牌混亂,快遞員、外賣員經常迷路,常常因超時被客戶投訴。今年3月,為解決“認路難”問題,福州市鼓樓區洪山鎮大凰山社區試點繪制了一張“騎手友好地圖”,張貼在小區醒目處,上面清晰標注了每個居民區樓棟分布、門牌號等信息。
這是福州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推動學習教育與民生實事互融共進的生動縮影。
48歲的肖翠芬同樣感受到了“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溫暖。今年4月,她在福州市人社局直屬就業中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注冊了“福你就業”平臺小程序,從上面找到了一份離家不遠的餐廳服務員工作。“沒想到這么快就能找到一份工作,我一定會好好干。”肖翠芬感慨道。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為了讓就業服務更加精準高效,福州市人社局創新打造零工市場,開發“福你就業”零工服務平臺,為福州各類用工主體、務工人員提供就業服務支持,特別是為重點就業困難群體提供“一人一策”精細化服務,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增進民生福祉。
不只就業,在教育問題上,福州市教育局抓好校園餐、征訂教輔、購買校服等整治工作,精準把控操作流程,切實維護學生家長合法權益;在老舊小區管理問題上,臺江區引入全產業化物業服務公司,建立15分鐘快速響應機制,實行“先服務后收費”,告別老舊小區“管理難、收費難、服務差”的惡性循環……
把群眾關切的“關鍵小事”辦好辦實,才能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截至目前,今年福州20項62件民生實事項目總體進展順利,12件提前半年完成。(福建日報記者 陳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