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商家客服
同樣品牌型號的產品,在“雙11”的時候突然漲價了,商家是標錯價了還是有意為之?揚子晚報消費評審團記者以消費者的名義與客服進行了進一步核實:
記者:這洗碗機還漲價啊?
客服:活動不同價格也是會變的哦。
記者:“雙11”比之前(10月30日產品活動標價)還貴50元,這什么道理?
客服:活動不一樣的哦。
無獨有偶
南極人保暖內衣在“雙11”悄悄漲價了
被調查商家:南極人天彩專賣店
作為南極人保暖內衣的“粉絲”,這個“雙11”,揚子晚報消費評審團的評審員李先生想在此刻給家人買幾件該品牌的同款內衣,然而現實的情況讓他感到驚訝,在某電商平臺“南極人天彩專賣店”的店鋪中,“雙11”期間的這款內衣標價卻悄悄提高了。
揚子晚報消費評審團的記者看到,李先生不久前的購買記錄清晰地顯示,在這家“南極人天彩專賣店”中,當時他選擇了一款品種名稱是“南極人薄款保暖內衣男士女士秋衣秋褲套裝圓領純棉情侶打底棉毛衫”,他所選擇的是“男士銀灰色,尺碼為XXL”。
李先生告訴揚子晚報消費評審團記者,當時該款內衣的標價是32.8元,用上店家給的10元優惠券,最終的成交價是22.8元。
“我就順著原來商品的鏈接點進來的,結果發現這個‘雙11’居然漲價了。”李先生現場給記者操作起來。他首先打開自己原先成交的訂單,順著原先的商品訂單點了進去,很快出現了李先生想買的該種內衣,上面還特別出現了“雙11全球狂歡節”的字樣,而此時對應的“男士銀灰色、尺碼XXL”的內衣標價為35.8元, 比之前的價格漲了3元。
“一來我覺得南極人內衣質量不錯,二來就是趁著‘雙11’能便宜一點。”李先生對揚子晚報消費評審團記者表示,對于“雙11”自己看中的商品比平日還貴的情況感到非常意外,如果不是以前買過并有記錄憑證提醒,那么自己肯定是要吃虧了。
有請專家評審
“雙11”商品悄悄提價算不算欺詐?
律師:商家涉嫌消費欺詐,消費者可追償
A
北京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律師曹義懷指出,其實早在“雙11”到來之前,國家發改委、工商部門就曾經對電商企業發出過“通知”,明確提出不得進行價格欺詐,但是不難發現還是有很多電商鉆空子進行了提價后降價,消費者實際買到的價格并非是宣稱的折扣價。
根據《價格法》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這種價格違法行為通常稱作價格欺詐行為,又稱欺騙性價格表示。在他看來,這么短時間內,又是在“雙11”來臨的時候,商品價格突然出現“無理由”提價,顯然具備價格誤導性,相關部門應該認定其涉嫌價格欺詐對其進行處罰,同時消費者可以根據“消法”,對商家的欺詐行為進行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