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1日訊(閩南網 姚珊紅 通訊員 黃釗偉 林婧)7月11日,南安市舉行“福林票”首發儀式,標志著全國首個合作開發產銷平臺、首張濕地生態等為特色的“福林票”改革新模式正式落地。
此次,南安市發行的“福林票”有合作開發產銷平臺、合作開發濕地生態、合作經營森林文旅康養、合作經營經濟林、合作經營林下經濟、合作經營用材林、合作開發林業碳匯等七大類型,構建“林業+多元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林業與電商、濕地保護、文旅等產業深度聯動。
同時,南安市以“產銷平臺+林產品+基地+農戶”等為載體,引入龍頭企業及社會資本投入林業產業,激活森林資源,深化集體林權“三權分置”改革;通過產業鏈協同、生態資源資本化新機制,形成“引資入林、產業融合、生態富民”新路徑,有效破解林業資源碎片化經營難題,推動全產業鏈集成化發展,為縣域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供實踐樣板,對構建“林業+N”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助力鄉村振興具有示范意義。
“今天,‘福林票’的首發,不僅是我市深化集體林權改革、開啟林業資源整合的新篇章,也承載著廣大群眾對‘護生態、富口袋’美好生活的向往。”南安市人民政府市長王連贊表示,南安將以此次首發為起點,不斷完善“福林票”管理運行,積極拓展福林票應用場景,真正讓“小票據”盤活“大資源”、帶動“大發展”,成為林業發展的“金鑰匙”。
近年來,南安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立足自身森林資源稟賦和特色區位優勢,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機制創新撬動綠色支點,讓更多“沉睡資產”變為“流動資本”;以產業融合賦能共富實踐,打造“一林多業”增值發展格局;以多元服務織就保障網絡,解林農發展之憂、紓企業運營之困,不斷提升林間“含綠量”“含金量”,真正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富民優勢。
當天,現場頒發了“福林票”、林下經濟不動產權證;發布“成功林易貸”,以“福林票”作為核心質押擔保,將林業“沉睡資產”轉化為“金融活水”。“福林倉”林產品展銷平臺正式上線,將為南安林業產業帶來新的活力與商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這條濱海“黃金通道”提前實現主體完工2025-07-03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