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視覺特效不是“這特效太逼真了”
而是“剛剛那個是特效做出來?”
有這么一部傳奇的電影,穩居豆瓣電影TOP250的前三位,橫掃第67屆奧斯卡6項大獎,對,就是羅伯特澤米吉斯導演的《阿甘正傳》。
不過你知道嗎,在這六項大獎里,有一個是最佳視覺效果獎,當時和《阿甘正傳》同時獲得提名的還有《真實的謊言》和《變相怪杰》。
其實當時小編也不懂,特效在哪里?
不要小看這個精巧的小羽毛哦,全CG制作,毫無痕跡。
你以為他們打的是乒乓球,其實他們打的是——寂寞。。。。實際拍攝的時候是沒有球的,后期運用CG技術加上的。
還有,這紅彤彤的體育館。。。也是全CG的呢
電影中還有許多歷史是事件都有阿甘的亂入,毫無違和感。
要知道,這可是一部1994年的電影啊。
1957年的小石城事件中,阿甘的身影
肯尼迪總統(1917~1963)接見
丹中尉被截肢的雙腿
拍攝時,扮演丹中尉的演員雙腿是用藍布包著的,后期制作再用電腦去除。
約翰遜總統(1908~1973)為阿甘授勛
片中阿甘被授予國會榮譽勛章的鏡頭是真實拍攝的,當時被真正表彰的是賽米L·戴維斯中士。
采訪約翰•列儂的現場
請當年的主持人化裝成年輕時的樣子,再把列儂嵌入畫面中,制作者甚至還改變了列儂說話的嘴形。正是有如此細思極恐的特效制作,才有了讓你完全看不出加了特技的《阿甘正傳》。
羅伯特澤米吉斯技術控的名號絕對實至名歸!
2004年的《極地特快》作為第一部全部使用數字捕捉技術的電影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
2007年羅伯特干脆掌管迪士尼的ImageMovers Digital公司成為“動捕專業戶”,并以IMAX 3D的形式重新演繹了狄更斯的《圣誕頌歌》。
同樣作為羅伯特·澤米吉斯的作品,就在今天上映的《云中行走》怎么可以少了老爺子拿手的技術呢!而《云中行走》的視效總監則是凱文·貝利,一個大寫的帥有木有,人家除了有顏值,可怕的是還有能力!
代表作品包括《超人歸來》(2006)、《博物館奇妙夜》(2006)、《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變形金剛3》(2011)、《星際迷航:暗黑無界》(2013)、《極品飛車》(2014)等。
有了如此技術控的導演還有如此老道的視效總監,下面就要開始拍攝了吧,慢著,因為電影的高空戲都是在室內拍攝,所以我們還要搭景。貝利說道:
“我們建了一個40×60×12英尺的舞臺作為南塔樓角,影片大部分時間里主人公都在這里活動。然后確立了一個合適的角度,以保證從這個角度剛好能看到下面的行人在散步,其他部分就是交給視效環節去做了。此外,相機的高度設置也很重要,必須得保證能把演員走鋼絲的場景收入鏡頭中,而且不能遺漏任何一個重要的角落。”
鋼絲到底怎么走?
當你看著這部視效大片,被高空鋼絲的場景嚇得手心冒汗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些鏡頭是如何進行拍攝的呢?
為了讓鏡頭真實的足以令人信服,電影采用真人電影的方式拍攝,一些特殊的拍攝手段就被提上了日程。保護裝置:這套裝置是一道20英尺長的鋼梁,中間是一道凹槽,這樣鋼絲就可以懸置在其中。表演時約瑟夫的腳仍然踩在鋼絲上,一旦失去平衡,凹槽兩邊的任意一邊依然可以給他支撐以免墜落。
變臉早就不是幻想,還包括表情和毛孔!
因為一些鋼索上的戲份由替身演員完成,而有時鏡頭面要做推拉的范圍超出了綠幕的限定,因此Atomic Fiction公司制作了二十幾個面部替換模型和數字替身。
貝利談到:
“我們和一家叫做Pixelgen的公司合作,這家公司專門從事3D掃描的攝影測量工作。他們用100臺相機包圍住演員,當這些相機開始同時運作同測量就開始了——利用每分鐘內不同相機的數據差異,不僅可以重建面部和身體的幾何結構,還可以得到豐富細致到毛孔紋理的面部細節。”
在拍攝的最后一天,劇組還使用了Faceware頭戴式人臉識別攝影機。貝利說道:“我們給約瑟夫穿戴好設備并讓他站在地面上的一截帶子上進行表演。這樣就捕捉到了約瑟夫真實的面部表情并把它們移植到數字替身的面部上去,而肢體的部分還是替身演員杰德完成。”所以所謂的“換臉”換的不只是面容,還有表情。你能看出電影里那個是囧瑟夫的實拍,哪個是加了特效的替身演員嗎?小編我已經完全暈乎了。。。。
在影片拍攝期間,電影制作團隊得到特許飛到世貿中心舊址1400英尺上空,從高空感受這片曾經發生過奇跡的空間。
當年菲利普就是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完成的這場世紀大秀,雖然世貿大廈已經不復存在,菲利普的壯舉已成絕世之響,但是 《云中行走》 所帶給觀者的震撼,絕對會讓你體會到當年的震撼,看看大家都怎么說吧!
來源:熱薦電影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http://mp.weixin./s?__biz=MjM5NTAzNzE4MA==&mid=402539045&idx=1&sn=d1d577f149aedab0663b592e030254bf&scene=0#rd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