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晉江 > 晉江新聞 > 正文

不負藍天 共筑候鳥“黃金驛站”

來源:晉江經濟報 2025-04-14 10:58 http://www.413629.com/

  晉江的濕地里,白眼潛鴨在水草間游弋,黑臉琵鷺在紅樹林間覓食,短耳鸮(xiāo)在田間地頭自在棲息……這片土地,已成為候鳥遷徙路上的“黃金驛站”。

2df5c9e4-93a7-4c20-bae6-df40375a66a0.jpg

  大量候鳥在泉州灣濕地公園聚集,人們時??梢栽诖丝吹?ldquo;萬鳥翔集”的壯觀景象。

  去年年底,晉江九十九溪流域的荷塘里,幾只潛鴨在水面浮游,時而潛入水中,時而探出頭來。泉州市觀鳥學會會員陳文森將鏡頭對準它們,拍下了一組珍貴的照片。今年3月,經過專業人員的反復確認,它們被認定為白眼潛鴨——這是泉州市第400種鳥類,也是晉江市第229種鳥類。

  “起初,因為距離太遠,鴨子又一直躲在水下,我只是憑經驗猜測它們可能是白眼潛鴨。”陳文森回憶。他迅速調整相機焦距,捕捉到幾只潛鴨短暫浮出水面的瞬間。照片中,白眼潛鴨的特征清晰可見:白色眼圈、深褐色羽毛、圓潤的頭部輪廓。

  “白眼潛鴨的出現意義非凡。”泉州市觀鳥學會會長吳軻朝說,“這不僅是泉州鳥類家族的新成員,更是晉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有力證明。”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眼潛鴨對棲息地的水質和生態環境要求極高。它們的現身,標志著晉江的濕地修復和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智慧護航:科技賦能候鳥保護

  吳軻朝的手機里,保存著一張動態軌跡圖。圖上,編號“02”的普通鵟(kuáng)從晉江起飛,一路北上,最終抵達西伯利亞的繁殖地。這條遷徙路線,是通過衛星跟蹤器記錄下來的。

  過去,要了解候鳥的遷徙規律,只能通過環志來研究。但傳統環志手段存在局限性,無法追蹤候鳥的完整遷徙路徑,且收集信息需要大量捕捉活體,可能造成誤傷。

  如今,衛星跟蹤技術為候鳥保護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這些設備通過太陽能供電,能夠持續回傳鳥類的定位數據,幫助科研人員精準掌握它們的遷徙路線、棲息地偏好和行為習性。

f4494fff-33e3-483e-b09c-bd4981b18f84.jpg

  白鶴在泉州灣濕地公園嬉戲。

  2023年,短耳鸮“鸮寶”在晉江受困后獲救,這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2024年年初被裝上衛星定位追蹤器后放飛。數據顯示,“鸮寶”從晉江出發,北上至俄羅斯阿穆爾州繁殖,再沿陸路南遷返回晉江。整個旅程長達1.6萬公里,歷時10個月。

  2024年12月2日,在晉江西濱鎮一農田附近,“鸮寶”的身影再次出現。“這次‘鸮寶’是帶著小寶一起回來的。”吳軻朝告訴記者,這是我國首次通過衛星定位追蹤器,長距離、長時間記錄短耳鸮遷徙情況。

  數據還顯示,“鸮寶”北遷時選擇的是海路,南遷時則選擇了陸路,距離更長,而且速度明顯更慢,比其他短耳鸮遲了約半個月才回到越冬地。“它應該是帶著雛鳥在慢慢適應遷徙路程。可能考慮到海上風浪及雛鳥體力等因素,它選擇了陸路,而且陸路有更豐富的食物補給。”吳軻朝介紹。

  “更了解,才能更好地保護。”吳軻朝說,這些數據為科研人員研究鳥類遷徙路線和規律提供了重要依據。

  生態修復:為候鳥打造“黃金驛站”

  不久前,在晉江圍頭灣的鮑魚集中養殖區,海面上藍白色浮球隨波起伏,一群白羽黑冠的“精靈”棲息其上。西伯利亞銀鷗的銀灰羽翼與大鳳頭燕鷗的黑頂白身交相輝映,幾只身形矯健的中華鳳頭燕鷗正掠過浪尖,劃出優雅的弧線。

  中華鳳頭燕鷗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圍頭灣這片海域,是中華鳳頭燕鷗遷徙途中一個較為固定的落腳點。全球僅存約200只的“神話之鳥”,今年再次選擇了晉江。

  有趣的是,這些候鳥每次到訪圍頭灣,總會停留在白色泡沫浮球上。其實,鮑魚養殖區原本要將彩色浮球取代白色泡沫浮球進行升級改造,但因白色泡沫浮球外層包裹的防滑網,不僅讓大鳳頭燕鷗得以休憩,更為瀕危的中華鳳頭燕鷗提供了安全的“中轉站”,因此,養殖區有意留下一部分白色泡沫浮球,作為候鳥們的“海上停機坪”。

  記者了解到,晉江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的核心地帶,擁有豐富的灘涂濕地資源。近年來,晉江實施“藍色海灣”生態修復工程,累計完成濕地修復8902畝,種植紅樹林超過3000畝,互花米草除治7422畝。

  “我們還在重點棲息地布設了6處高清智能攝像頭,聯合鐵塔公司引入AI識別技術,實現24小時動態監測。”晉江市林業和園林綠化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這些措施,晉江的鳥類監測記錄已達229種,其中,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物種共54種,數量位居全省縣(市、區)前列。

  不僅如此,晉江還建立了全省首個縣級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形成了“接警—搶救—治療—放歸”的全流程救護機制。2024年,該中心成功救助并放歸了兩只黑臉琵鷺,這是福建省首次同時放歸兩只該物種個體。

  此外,晉江還通過“清風行動”“網盾行動”等多部門聯合執法,打擊非法捕獵和交易行為;同時,組建百人護林隊,建立網格化防控體系,確保候鳥遷徙通道的安全。

  全民共治:讓保護成為一種共識

  保護候鳥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全社會的參與。近年來,晉江通過“政府+學校”模式,開展戶外自然研學活動76場,覆蓋1.2萬人次中小學生。日前舉行的晉江市首屆中小學生觀鳥賽,吸引了數百名青少年參與,培養了一批生態志愿者。

  此外,晉江還通過劃分監測區域、組織同步調查等方式,組建了15支鳥類志愿者保護隊伍。志愿者們深入山林、濕地等鳥類棲息地,詳細記錄鳥類的種類和數量。截至目前,12條主要監測線路覆蓋九十九溪流域、圍頭灣、深滬灣、靈源山等多個重要鳥類棲息地。同時,晉江還發布了全省首套濕地主題宣傳郵冊《珍愛濕地 水鳥天堂》,年均開展宣傳活動30余場。通過普法宣傳和警示教育,晉江形成了全民監督的生態治理格局。

  晉江市林業和園林綠化局局長曾伙明表示,近年來,晉江積極探索“野動文化+”模式,將候鳥保護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通過“制度創新+科技賦能+全民共建+產業融合”四維驅動,實現生態保護從“政府主導”向“多元共治”、從“單一救護”向“系統修復”、從“資源消耗”向“價值轉化”的跨越,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徑。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野動文化+’模式,建設國家級候鳥保護示范基地。”曾伙明說,“我們希望為全國縣域野生動物保護提供‘晉江樣板’,讓候鳥的遷徙之路更加安全,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更加絢爛。”(記者 林小杰 秦越

原標題: 不負藍天 共筑候鳥“黃金驛站”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深化合作 高效協同 推動項目早見成效 上海
  • 珠鏈耀海灣 點亮共富路 晉江著力打造濱海生
  • 前五月晉江二手房成交4323套 熱點區域和優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專題推薦
    世遺泉州
    世遺泉州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

    新質生產力在泉州
    何以中國·向海泉州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李強在江蘇調研時強調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王滬寧出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 國家防總對五省份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廣東懷集洪水累計轉移約7萬人 當地全力搶 王毅同埃及外長阿卜杜勒阿提通電話 王毅同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通電話 要加艙了!中國空間站將迎來擴容升級 漳州市成功舉辦“愛聚夢想 職引未來”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