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泉州晉江機場卸下第一批從菲律賓進口到泉州的大青蟹。廖靜 攝
圖為工作人員檢查從菲律賓進口的大青蟹。廖靜 攝
31日,一批自菲律賓馬尼拉空運而來的青蟹在福建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順利通關,供應泉州本土市場以及國內其他市場。自此,新鮮的東南亞海鮮開始從逐漸復蘇的刺桐古港進入中國市場。
這是2015年2月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開通國際貨運業務以來實現食用水生動物進口的新突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也是繼廈門高崎機場、福州長樂機場之后,福建省第三家進口食用水生動物的空港口岸。
泉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機場辦事處主任翁瑞泉介紹,由于目前泉州市場的需求,才爭取到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開展食用水生動物進口試點。試行后,與東南亞市場的水產品往來將形成常態化。
“如果市場反響好,將擴大泉州各口岸與東南亞市場的貿易往來。”泉州機場航空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方海山說,這不應僅僅局限于對泉州市場的開拓,希望把泉州建成通往內陸的“樞紐站”。
伴隨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開通國際貨運業務、泉州陸地港建立等便利措施,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的泉州逐漸加強了與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海絲”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數據顯示,泉州每年的海產品消費量可達到45萬噸,而目前晉江機場只能滿足2000到3000噸的供應量。
萬海山表示,作為國際的一翼,泉州晉江機場將進一步拓展并加大與東南亞市場的物流往來。
“除了對進口水產品嚴格檢控外,已經對原產地進行了審核。”泉州檢驗檢疫局負責檢驗的陳曉燕告訴記者,由于泉州至菲律賓航班僅需2個多小時,這意味著在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開通進口食用水生動物空中通道后,菲律賓海鮮可做到上午捕撈,下午就能到達泉州并上架供應。
近年來,泉州檢驗檢疫局促進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完善國際貨運基礎設施,其中國際貨運監管場所2015年12月3日通過檢驗檢疫省級驗收,并支持向國家質檢總局申報進口水生動物指定口岸。
該批貨物重100箱、2405公斤、貨值1.9萬美元。抵達后,按照相關法規標準,檢驗檢疫專業人員現場查驗及取樣送檢,同時做好后續消毒工作,保證食品安全、防止外來動物疫情疫病傳入。泉州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確保國門生物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加速通關放行,讓民眾春節期間有望品嘗到鮮活的東南亞海鮮。(廖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