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記得有部電影叫《刮痧》,其中有一故事情節是:中國祖父給發燒的孫子刮痧,當美國醫生發現了孩子身上的刮痕后,當作“虐童案”報告給兒童權益保護機構,引起了不小風波。刮痧作為中國傳統的一種理療方法,對許多人來說都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刮痧也漸漸地被人們所熟悉。
高溫天氣里,解暑防病自然成為市民最關注的話題。夏天中暑或者傷風感冒,老一輩都會用刮痧的方法治療。像在脖子上扭痧就是最常見的一種。刮痧作為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由于操作起來簡單易行,且適用于絕大多數的男女老少,因此在民間頗為流行,不少市民都有過刮痧的經歷。
如今泉州的養生保健機構里,幾乎家家都有開設刮痧保健項目。那么,刮痧真的有那么神奇嗎?它到底有哪些實實在在的功效?選擇刮痧又應注意些什么?記者進行了采訪。
傳統刮痧的保健作用
刮痧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借助牛角、玉石等器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目的。夏季常有“傷暑”、“中暑”情形發生,民間常使用刮痧療法,將“熱毒”排出。
大自然水療養生會所保健部指導老師徐女士為記者介紹,人的身體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自愈能力,通過針灸、按摩、刮痧、拔罐等通過疏通經絡,運行氣血,有效地激發人體的自愈機制。“痧”就是痧癥,刮痧就是刮去“痧毒”。人體每日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要及時排泄出去,而刮痧能夠幫助體內代謝“垃圾”的排泄。通過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直到皮下出血凝結成像米粒樣的痧點為止,再通過發汗使毛孔張開,痧毒隨即排出體外。此外,刮痧對人體功能有雙向調節作用,可以改善調整臟腑功能。簡單說,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舒筋通絡,消除疼痛病灶,排除毒素。經常刮痧,還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特別是夏日氣候高溫悶熱,室內外溫差大,進出冷氣房時很容易出現,如感冒、頭昏腦漲、四肢酸痛乏力、胸悶、疲倦等暑熱現象,此時可適度刮痧,促進局部郁積在體表的熱、氣滯宣泄出來,對夏季保健及緩解上述癥狀有較好的療效。而通過刮痧,刮痧師可以觀察經絡部位的出痧情況,提供一些專業化的身體調理方面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