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籠罩在樓市的陰霾仍未散去。在經歷了前一年的“國十一條”、“新國五條”等一系列政策輪番打擊之后,開發商并未得到絲毫喘息之機。為了鞏固和擴大調控成果,2011年的中央及地方政府針對商品房和保障房雙管齊下,貨幣政策持續收緊,信貸政策更加嚴厲,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在繼續升級和深化之后,已經步入穩步消化階段。
■適時轉型
搶占市場
每一次地產行業大洗牌的時候,品牌房企都走在了趨勢的最前沿,通過對自身的積極調整,深刻影響著當下的市場格局。
以龍湖地產為例,憑借著對市場形勢的理性判斷和對城市未來生活模式的深刻思考,以別墅專家聞名的龍湖于2011年開始大步戰略轉型,側重商業天街系開發,并以“地鐵+住宅+商業”這一極具抗風險能力和價值成長空間的發展模式,改變了城市對于地塊的價值認知。
2011年,在龍湖長楹天街與大興時代天街兩大項目“東進南拓”策略的撬動之下,龍湖地產帶動了北京兩大地塊的價值突圍。年底以低價入市的龍湖時代天街更是首次涉足剛需人群,以“時代旋風”式的火熱銷量,打破了區域價格僵局,帶動了樓市的陡然升溫。該項目自亮相以來即備受關注,總到訪人數遠超萬人,11月開盤當日2小時熱賣216套房源的銷售業績更是一度成為熱點話題。
作為4號線上真正的地鐵上蓋項目,龍湖時代天街通過連廊、下沉庭院等多種方式,讓地鐵與商業、庭院、樓座直接相連,營造出風雨無阻的出行方式,打造3分鐘出行模式,讓地鐵出行變成社區自有的一部分。41萬平方米商業體讓時代天街從普通剛需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整個區域的標桿項目。龍湖地產未來還將憑借10年商業營運、管理經驗,吸引國內、外諸多實力消費品牌,引導并帶動京南300萬人的消費力,為豐富區域現代商業業態做出有益嘗試。
同時,定位為剛需項目的龍湖時代天街,完全秉承龍湖別墅的豐富經驗與手法打造。在景觀設計、戶型設計等方面,均融入了龍湖別墅的特色元素。從85平米小復式到168平米平層官邸,均為70年產權純居住產品,為剛需人群提供了別墅級人居享受。
在2011年中國樓市整體降價的浪潮中,龍湖地產以品牌責任和產品實力實現了自身的市場價值。
■標桿房企業績穩漲
2011年在京開發商業績普遍滑坡。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今年前11月北京商品房銷售排名前50的房企總銷售額1597.8億,同比減少5%,中小房企共16個上榜,較去年減少5個,總銷售額237.9億,同比下降41%。
然而與中小房企銷售慘淡相比,多數標桿房企的銷售業績依然呈現穩定增長,兩相對比,業績分化程度再度加劇。據萬科北京公司透露,算上唐山和秦皇島的項目銷售,今年萬科在京的銷售業績已提前趕超去年,僅在北京市商品住宅的銷售金額就達到63.4億。除萬科外,保利、中海等多家大型房企在京商品住宅銷售業績也提前實現同比跨越。龍湖北京公司則表示,截至10月底,北京龍湖的簽約額已經突破91個億,提前超額完成了年初集團擬定的銷售任務。
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萬科、保利、中海三家房企今年前11月的銷售業績已超過去年全年,另外首開、遠洋、北京城建、中國鐵建等四家房企的業績已與去年全年接近,預計實現全年業績趕超無太大懸念,其中萬科、首開前11月的銷售額已再破百億大關。從11月銷售面積和金額來看,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保利、遠洋和萬科,面積全部超過30萬平米,收益也均躍過70億元大關。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多數大型房企全年銷售額逆市上漲,得益于品牌房企在面對調控時迅速應變,及時調整了推盤節奏和項目定位,積極順應市場價格走勢。龍湖時代天街的低價嘗試效果有目共睹;萬科今年入市的項目則以中低端剛需盤為主,伴以價格逐期回落,萬科長陽半島、云灣家園、萬科幸福匯等項目的簽約率已過七成;其他房企項目如首開常青藤,遠洋一方潤園等,就市調價贏得熱銷,也為年度銷售業績增長形成了重要支撐。
■專家觀點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 張月
除去少數出售項目產權、股權謀求現金與合作的中小房企之外,明年多數中小房企的經營壓力將會倍增。一方面,在售項目銷售數量與結構較為單一,價格不具備太多的調整空間,市場份額會再度遭到大型房企的擠壓;另一方面,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中小房企北京商品房庫存市值不少于3500億,大量資金被套牢,在傳統融資渠道來年難有放寬可能性的背景下,年底房企并購潮或將延續。
同時,大型房企可觀的銷售額背后也存在一些隱憂。庫存積壓、降價預期加深等可能對房企造成“反傷”,部分大型房企銷售業績對于豪宅、商業地產等普通住宅以外份額的依賴,可能隨著該類型產品市場頹勢的出現而受到影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