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售樓部通知我下午去簽合同,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我訂了一套房,后面資金出問題沒法買,對方不肯退定金了,怎么辦?”“售樓小姐曾說贈送我一個小陽臺,但是她現在都辭職了,我找誰說去?”……近期,本報購房熱線18859531158常常接到此類咨詢,來電讀者多為首次購房、沒有購房經驗的群體。
行業人士提醒,首次購房群體缺乏購房經驗,往往等到合同已經簽訂才發現問題,另外對買房知識的不了解,也容易吃虧,因此首次購房群體在確定購房目標之后,要多問多看多比較,對合同細節也應該詳細了解,不清楚部分可咨詢行業人士或律師,做到心中有數。
根據自身需求 確定買房目標
去年夏天,楊先生就想買一套房,以滿足今年“五一”結婚所需,然而直到現在,他的購房計劃還未實現。楊先生說,他對泉州各區域樓盤不熟悉,只要有時間就到處看房,但是越看越迷糊了,總覺得所看房源不是自己想要的。“究竟哪些房子更好?”日前,楊先生致電本報購房熱線時,對自己的購房目標甚是茫然。對于購房預算、配套要求等方面問題,楊先生也沒有答案,只說“越便宜越好”。
其實像楊先生這樣,對購房目標茫然的首次置業者并不在少數,尤其是在泉州,可能因為新區離中心市區近,各區域優勢不大明顯,此情況更為突出。業內人士徐先生稱,和有購房經歷的群體相比,首次置業群體對購房需求較為茫然,他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買哪一類房源,因此跑遍各區域、看數十個樓盤的購房者比比皆是。
徐先生說,購房是有規劃的消費,首次置業的購房者,應該先確定自己的購房目標和需求,再進行看房、選房,這樣更有目的性和準確性,比如根據工作地點選擇購房區域,或是孩子上學需要而就近購房等。同時,還應該學習房地產基礎知識和買房流程等相關知識,以應對購房時遇到的問題。
選房時多問多看 深入了解樓盤
自從打算購房開始,張先生就覺得,買房和結婚一樣需要沖動。因此結婚不久的他,在父母幫其湊夠首付之后,便和妻子利用周末時間去看房。在城東—洛江片區一售樓部,聽完置業顧問介紹,他們頗為心動,當場交了3萬元定金。事后張先生得知,該房子近兩年沒法交房,而且戶型還會改變,再看看其他樓盤陸續出來的準現房,他不免有些后悔,但是反悔的話,定金就打水漂。
行業人士稱,很多購房者在看房選房時,在售樓部聽置業顧問的極力推薦之后,往往覺得社區、戶型、環境、配套等方面都非常棒,如果價格在自己承受范圍之內,往往沖動地支付定金,但是訂下之后,卻發現種種不如意的地方。
實際情況中,無論是在哪個樓盤,置業顧問必然是挑好的方面來介紹,對不足或缺點則避而不談。所以購房者在看房時,除了聽置業顧問的講解外,對自己關心的部分要多提問,此外還可以聽聽朋友或房產行業人士對該樓盤的看法,對于準現房或現房則要實地看看,從各角度深入了解樓盤信息。
需貸款購房 應核算還款能力
“五一”小長假,吳女士到一樓盤看房時,聽了售樓小姐的極力介紹很是心動,同時又得知可以用公積金貸款,便交了定金,定下一套總價90萬元左右的房子。然而回家之后,吳女士和愛人經過核算發現,按照公積金貸款的年限規定,夫婦倆剩下10到15年就退休了,折算下來每個月要還4000多元,而根據目前家庭經濟收入,無法承受高額還貸。當晚,吳女士致電售樓部要退房。但是對方拒絕了。
在首次置業者群體中,多數人都需要通過貸款來實現購房夢想,吳小姐就是其中之一。對于這部分群體,購房者應該根據家庭經濟收入、支出等實際情況,做出能夠承受的購房預算,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樓盤。購房時,即便是首付款沒有問題,也應該看看每月還貸數額,以便過高的還貸壓力影響到生活質量。
行業人士建議,所購房產只要能滿足居住需求就行,不必為了追求某個樓盤或某種高品質,而增加經濟負擔,一般而言,每月還貸金額不超過家庭收入的30%為宜。
開發商口頭承諾 要書面形式約定
黃先生到售樓部看房時,看中一套12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當時銷售人員表示,該戶型除了三間臥室外,還可以隔出一間小書房,非常劃算,另外陽臺面積也可以達到六七平方米,生活或者觀景都很棒。但是在簽合同時,黃先生仔細看了又看,都沒有發現其中有銷售人員所說的承諾,“我應該怎么辦,這份合同是簽還是不簽?”
在選房過程中,簽合同可以說是最后一個環節。泉州一律師事務所魏律師表示,購房糾紛中,以合同所引發的較多,其中又多以購房者處于劣勢而無法維護權益。
魏律師提醒,簽合同時要認真查看條款,尤其是人為填寫的部分,要仔細查看和核對。關于開發商或售樓人員的口頭承諾,應該在簽合同時,以書面形式進行約定。如今多數樓盤采用的是購房合同范本,那么可以以附件的形式簽訂補充條款,附在合同后面。(本網記者 瀟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