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真的下跌了!
3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增至38個,為自2011年9月個別城市出現價格同比下降以來,下降城市個數最多的月份。
伴隨著越來越多城市的房價大幅下降,損失慘重的業主們,紛紛舉起維權大旗。“維權潮”伴隨著“降價潮”,一浪高過一浪。
去年9月開盤時優惠均價還在7200元左右的常州世貿香檳湖2.2期,到了今年3月,價格突然大幅跳水至均價6500元,但算上打折、全款折上折等優惠措施,去年開盤時一套13層每平方米8000多元的房子,如今僅剩每平方米5900元左右,這還沒算入現在購買即贈送的價值10萬元的車位。憤怒的老業主們忍無可忍,最終將世貿香檳湖的售樓處砸得滿目瘡痍。世貿香檳湖業主維權并非個案。在另一個城市——青島,4月22日,數十位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老業主,聚集到中海紫御觀邸售樓處,拉起寫有“中海紫御觀邸坑害業主百萬血汗錢”的橫幅,手里拿著擴音喇叭高喊“中海退房!中海流氓!償還業主血汗錢!”的口號,原因是青島中海紫御觀邸4月17日起每套房直接降價100萬元,降幅超過20%。此前,上海御景熙岸、龍湖酈城,北京的華業東方玫瑰項目、通州京貿國際城,以及位于深圳龍崗區的萬科清林徑項目都曾因樓盤降價被老業主“維權”;而更多業主“維權事件”,眼下正在全國各地陸續上演,且愈演愈烈……
根據路透社的最新調查,大部分接受調查的中外分析機構認為,中國2012年二至四季度全國住宅均價跌幅將達10%至20%。果如是,則業主維權將不再是個案,虧損下的憤怒將不再屬于少數人,房價下跌引發的一系列糾紛也將不是一個可以等閑漠視的問題。
接連出現的數起業主“維權事件”,凸顯了當前開發商應對房價下跌糾紛的缺乏誠意和準備不足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嚴重滯后。眾所周知,房地產市場作為一個商品化市場和投資市場,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并不長,與之相應的法律法規大多付之闕如。特別是,十多年的樓市牛市,讓人們習慣了房價上漲。買了就漲,大家自然皆大歡喜。而且,在一個“一房難求”,為搶一套房不惜通宵達旦排隊,房子一到手就立即升值的紅火年代里,“跌”似乎對所有人而言,都非常遙遠。正由于誰也沒經歷過房地產價格的持續下滑,所以,一旦房價下跌,開發商面對洶涌而來的“維權”,不是搪塞敷衍,便是避而不見,而業主們維權,除了砸售樓處、拉標語泄憤外,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退房、補現金差額、減免適當年限的物業管理費……老業主“維權”的訴求大致相同。這些訴求能得到滿足嗎?按照律師的說法,業主的這些訴求很難得到法院認可,因為房地產置業本身就是一項存在風險的商品交易行為。不過,人們不應忘記的是,房價上漲時,一些開發商屢屢違背合同,以“要么退房,要么補錢”的方式,逼迫業主接受漲價后的房價。如今,房價跌了,老業主提出“退房”,開發商憑什么可以不同意?短短數月,房價大幅跳水至如此地步,數月前的銷售難道絲毫不存在價格欺詐?“3月份,售樓處的人就催著交上全部的錢,連車庫的錢都交了。”在現場,青島中海紫御觀邸的業主對記者說,購房者都擔心房價下降,買房時也一遍遍確認會不會降價,得到的都是肯定答復“中海是大地產商,絕不降價”,可現在交完全款不到一個月,房子就降了一百多萬。常州世茂香檳湖的銷售人員對購房者的引誘式說法,也大同小異,然而,僅僅半年時間,房價就跌得面目全非。房價如此快速“變臉”,若說開發商毫無責任,顯然難以令人信服。
其實,如果“房價一旦下跌,損失如何補償”成為房屋買賣格式合同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購買的商品房,只要出現延遲交付、房屋質量等問題,開發商就必須無條件“召回”;如果法律法規能順應市場發展,及時制定相關條款,切實保護購房者權益……如果房地產市場有了這些能約束雙方行為的法律,而非開發商自己制定的“霸王條款”,如果樓市是在一個規范的軌道上健康發展,誰會花費那么多精力,去跟開發商打一場馬拉松式的“維權”戰?現在,所有的“如果”都幾近空白,而“維權潮”卻以勢不可擋之勢洶涌而來,我們難道僅僅以一句“市場經濟,買者自負”,就可以對業主們的維權訴求,視而不見或者漠然視之嗎,大開發商的社會責任究竟該如何體現和承擔?(記者 徐紹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