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納賢才or曲線救市?
過去拼GDP、拼招商引資的二線城市,為何突然拼起了人才吸引力?業內人士分析,這反映出二線城市在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應對人口老齡化壓力等方面存在諸多現實需求。
武漢市招才局相關負責人說,武漢市共有89所高校,出臺一系列招才引智舉措的最終目的,還是為留住大學生,留下城市未來發展的潛力與希望。
與此同時,武漢市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壓力也是迫使武漢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的重要因素。武漢市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人占全市人口比2016年首度超過20%。
不過,這場火熱的“搶人大戰”背后,也有分析質疑,熱衷于這波人才爭奪戰的二線城市恰好也是去年以來國內房地產調控的熱點城市,這些人才政策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吸引人才,而是為吸引購房者,給樓市限購曲線松綁,是變相的房市調控政策。
數據顯示,2017年30.1萬名大學畢業生留在武漢創業就業,全年新增落戶大學生14.2萬人,是2016年的7倍多。而日均約390名新增大學生落戶的人口流入量,也帶火了武漢“樓市”。
武漢市一位房產中介從業者表示,現在留在武漢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他們本身就是購房剛需。盡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武漢2017年11月新房價格環比10月份持平,與2016年同期相比,僅上漲0.1%,但武漢樓市依舊火爆。
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教授馬智利認為,當下二線城市的人才引進策略確實可能實現一箭雙雕的目的:“一方面能解決城市產業升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擴大購房人群,有利于補充因限購導致的市場需求急劇萎縮,避免引起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