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被許多在校生視為大學期間必做的事情之一,也有一些職場人熱衷于考取各類證書。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7.7%的受訪者覺得身邊熱衷考證的人多,47.4%的受訪者認為“考證熱”的背后反映了當前就業壓力大。
受訪者中,本科在讀生占47.3%,碩士在讀生占10.1%,博士在讀生占1.7%,已就業的人占36.6%。
54.5%受訪者考證時會考慮證書與未來職業規劃相關性
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陳佳瑋大學期間考了英語六級證書、駕駛證、計算機二級證和普通話一級乙等證。她認為這些證書很基本。“我身邊有的同學,幾乎每個學期都考證”。
周婧是石家莊某高校心理學專業研一學生,2017年參加了心理咨詢師三級證書考試。據她介紹,二級證書含金量更高,但必須從事心理咨詢工作3年以上才能報考,她工作后還會繼續考。
調查中,67.7%的受訪者覺得身邊熱衷“考證”的人多。據受訪者觀察,計算機等級證書(50.6%)、會計從業證(48.8%)和駕駛證(47.0%)是人們最常報考的三種證書,其他依次是英語四六級證(45.7%)、注冊會計師證(31.6%)、人力資源管理師證(26.9%)、法律職業資格證(19.4%)、英語口譯證(17.8%)、導游資格證(17.7%)、律師資格證(12.8%)、報關員證(12.5%)和托業考試成績證書(10.2%)等。
陳佳瑋對記者說,她的很多同學都覺得應趁在校時間充裕,把駕照考出來。她所在的學校每年還會統一組織普通話等級考試的報名。“學生自愿報名,學校給交報名費。我開始只是想嘗試一下,結果成績還不錯”。
考證時,人們會考慮哪些因素?調查顯示,54.5%的受訪者在意證書與未來職業規劃的相關性,53.5%的受訪者在意證書含金量,52.9%的受訪者在意考試難度,其他還包括證書與自己專業相關性(37.9%)、報名費(24.1%)、備考時間(22.4%)、身邊是否有人一起考(14.9%)等。
周婧認為,只要時間允許,證書多多益善。“一些證書很容易考,甚至‘裸考’都能過”。
北京某互聯網創業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周嘉晨(化名)則認為,希望應聘什么樣的工作,就考相關證書,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