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證明有“大”用場 核實真假有難度
為何網購實習證明在大學生中間有市場?
記者通過走訪重慶高校的一些大學生了解到,現在很多高校把大學生實踐活動納入學分考評,如果沒有那一紙實習證明,學分和畢業都會受到影響。另外,在找工作時,很多用人單位很看重求職者在校期間的實習經歷,而這些實習經歷往往需要靠“實習證明”作為憑證。因此,很多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實習的學生就會想方設法“制造”證明。而對于有些打算參加考研或者考公務員等考試的同學來說,假期是一個很好的復習時間,因此沒有時間參加實習,為了完成任務,也選擇“走捷徑”。
那么,學生花錢買的“實習證明”,能通過學校的相關審核嗎?重慶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告訴記者,實習證明的真假核實起來難度會比較大,雖然實習證明上會有單位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但一個個打過去求證,對校方來說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而且有的實習證明造假者可謂“面面俱到”,不僅提供假的印章,而且也提供假的評語、聯系電話、聯系人等,如果學校真打過去核對,他們也有專人接電話來應對。
網上買賣實習證明是一種什么行為呢?重慶合縱律師事務所律師汪志國表示,依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購買、使用假證件屬于違法行為,一旦查實將受到行政拘留等治安處罰,如果涉嫌使用假證進行詐騙等行為,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