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被 “ 叫醒 ”
轉過一個街角,在市場附近的體育彩票中心旁,坐著不少青壯年。地上丟棄著許多沒有中獎的小紙片。每12分鐘開獎一次,語音播報后,沒有中獎的小紙片就被扔掉了。“正值壯年的他們,卻沒有人生方向很是可惜。”在此打掃衛生的老年人不無惋惜地說。
7月6日上午8點,剛從富士康下了夜班的阿志來到了三和,在一家便利店門前等著招日結工的中介。“日結一天能賺七八十元,如果12點后還沒等到,我就回宿舍睡覺了。”由于暑期學生很多,阿志等了三個多小時,還是沒有找到日結的工作。 以前阿信也在三和過了幾年這樣的生活。“我不想再這樣呆下去了。參加朋友婚禮,連紅包都給不起。”三個月前,他去了富士康做長期工,周末會回到三和市場找日結工作。
“在企業里,有很多工匠、技能人才是初中、高中畢業,但他們最終通過努力和沉淀成為技術能手,改變了人生軌跡。”在這里負責招聘的一家電子廠負責人說,“但在這里,中專生搬起了家具,大專生做著重復性的簡單工作,讓人感到非常惋惜。”按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超過14%是“老齡社會”,21%以上則定義為“超老齡社會”,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3億人,占總人口的16.7%,2021到2035年將是我國老年人口第二次增長的高峰期,屆時老齡化的水平將逼近“超老齡社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力資源專家建議:“要把這群年輕人引導到合適的崗位,讓他們發揮學習潛力,實現人生價值。畢竟,這里對勞動力需求還是很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