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是個聆聽心聲的過程,寧靜而能致遠。”6月9日晚,中科院建筑技術科學專家吳碩賢教授作客福州大學嘉錫講壇,為福大學子解讀“重視聽覺關懷,改善人居聲環境”。
中科院院士吳碩賢做客福大嘉錫講壇。
吳碩賢教授是中國建筑技術科學領域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于建筑環境聲學有著深入的研究。在講臺上,今年68歲的他仍是精神矍鑠。演講伊始,吳教授便點出了聲音和聽覺對人類文化傳承的影響。他認為不論是從人的生活品質,亦或國家發展,一個良好的聲環境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院士吳碩賢做客福大嘉錫講壇。
吳碩賢教授對當前建筑環境聲學狀況作了闡述,從營造“聲景觀”角度出發,提出在室內聲環境的音質設計,特別是各類觀演、體育建筑的音質設計中,應該做好各類建筑的聲學設計和噪聲控制,而對于住宅建筑必須做好空氣聲隔聲和撞擊聲隔聲設計。
長期以來,我國城鄉聲景觀缺乏規劃和營造,在城市中未注意區分熱鬧區、緩沖區和安靜區,幾乎到處一樣嘈雜。吳教授感慨,房屋作為當下最昂貴的商品,卻沒有其他商品的所謂“品牌”,這是很不應該的。
“當下技術的發展終究是為人服務,要研究人們更能適應什么聲音,使人們接受的聲音更人性化,通過改善聲環境,對人們的聽覺實施關懷。”吳教授再一次強調聽覺關懷的重要性。“佳則收之,俗則屏之”,將建筑客觀指標和人們的主觀觀念都納入考慮范圍,這才能真正達到關懷的目的。
在提問環節,吳碩賢教授指出,學生要在學習中提升關于聲學的知識,一是學好建筑物理,夯實基礎;二是改變理念,對聲景多加重視。“當我們有了更挑剔的耳朵,有了需求,建筑聲學才會更好地發展。”福大建筑學院院長關瑞明表示。(通訊員 林浩/文 鄭嘉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