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起,新生要手機打卡跑步了。”日前,江蘇大學發布了“關于2018級本科生開展課外陽光長跑的通知”,要求大一新生以手機打卡的方式,十周時間內完成20次校園長跑,以此獲得本學期體育課20分的成績。對此新規,男生普遍認為不算什么難題,女生則反響較大,感覺遇到了點“麻煩”。
通知規定,每次跑步里程男生為2公里、女生為1.6公里,每公里配速在4到10分鐘以內都算有效成績。對比此前浙江大學推出的“體育滿分,每學期男生跑滿168公里,女生跑到120公里”的政策,日語專業大一學生劉佳樂覺得學校的任務還是很容易完成的,“每次跑2公里,我覺得很輕松,不是什么難題。”劉佳樂在高中時每天圍著操場跑10圈,還參加了業余自行車隊,他認為,“大家都跑起來、動起來,慢慢就會養成運動的習慣。”
對此項規定,女生感覺難度系數不大,但是多少有點畏難情緒。“高中的時候鍛煉得很少,經常是在教室一坐一整天,”管理學院新生張藝涵表示自己完全是個“宅女”,這種強制性的跑步要求,難度不大,所以也可以接受,“能讓很多像我一樣喜歡宅的同學走出宿舍、走進校園。”
完成這項陽光長跑任務,需要大學生在手機上下載“步道樂跑”APP,系統每天提供3條跑步線路供學生選擇,單次跑步完成3個打卡點數就算完成任務。
“我們在全校設立了32個打卡點,一方面校區內跑步比較安全,另一方面校園跑也避免了田徑場繞圈跑的單調。”江蘇大學體育部副主任王武年介紹,每公里4分鐘的跑步配速是較為優秀的而跑步愛好者水平,每公里10分鐘的配速是健步走的水平,在這樣的區間內,成績都是有效的,“標準和要求都不算高,保證讓每一位大學新生都能親力親為,有效完成跑步任務。”
據江蘇大學體育部提供的2017年本科生體質健康測試分析報告顯示,該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平均成績為72.03分,總體成績接近良好的最低線,但是不及格率呈現“兩頭高”的趨勢。王武年解釋,大一學生剛進校,缺乏體育鍛煉,大四學生缺乏主動的自覺鍛煉意識,不及格率也會相對較高。其中,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項目的不及格率最高,長跑不及格率在大四時呈現明顯上升趨勢,“這表明,同學們的腰腹核心、上肢力量練習欠缺,耐力素質也有待進一步提高。”王武年說。
江蘇大學體育教師于亞軍擔任此項課外長跑活動的技術指導,他把這樣的校園長跑比作“放松跑”,他也提醒大學生們在跑步時,“要保持身心放松,呼吸頻率相對固定,步頻相對穩定,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心肺反應及時調整跑步速度,進行有氧運動。”
據了解,江蘇大學堅持大一新生出早操的優良傳統,已有30多年的時間。一周上一次體育課、出五天早操、跑兩次課外長跑,多途徑結合的陽光體育運動方式,推動學生養成運動習慣、提升身體素質。
該校也將循序漸進地推廣課外陽光長跑活動,從2019年春季學期開始,大一學生將需要完成30次跑步任務,放松跑的群體也將從大一逐步覆蓋至本科所有年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