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州南安英都司法所聚焦“精準矯治,重塑新生”目標,探索構建“1個智慧中樞+3維教育賦能+N元共治網絡”社區矯正模式,走出柔性治理新路徑,推動社區矯正從“管得住”向“矯得好”升級。
“1”個中樞:數字賦能精準管控
英都司法所依托社區矯正智慧平臺構建全鏈條監管網絡,完善“數據+機制”雙保險體系,數字賦能推動監管模式從“人盯人”向“智能管”升級。
智能監測筑防線,運用人臉識別、軌跡追蹤技術實現全天候動態監測,建立智能預警響應機制,通過“電子圍欄+視頻巡查”雙軌監管鎖定活動軌跡,確保異常情況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織密數字化監管安全網。精準畫像促矯治,構建“一人一檔”全息數據庫,整合日常表現、教育記錄等多維度信息生成個性化矯治方案,通過動態分析研判及時調整幫教策略,實現從入矯到解矯的全周期閉環管理,確保教育措施精準匹配個體需求。數據賦能提質效,打通矯正數據流轉通道,建立“預警觸發-人工核驗-分類處置”標準化流程,通過數據碰撞預警潛在風險,聯動專業力量開展心理疏導、行為矯正等靶向干預,推動監管模式向事前預防、事中管控、事后跟蹤轉型。
“3”維賦能:德法融合育新生
英都司法所通過沉浸式教育、生活化實踐、精準化賦能,構建“法治正心、德治潤心、技能強心”三維教育鏈,助力矯正對象實現思想重塑與能力再造。
法治教育立體滲透,聯動派出所開展沉浸式教學,將法律條文轉化為生動案例,依托法治文化長廊等實體陣地開展常態化普法,讓矯正對象在文化浸潤中樹牢法治觀念。德治培育潤物無聲,深挖本土孝德文化資源,在石獅祠家風教育基地和五世家廟勞動教育基地定期開展家風講座、敬老實踐等活動,引導矯正對象參與鄰里互助、公益服務,在實踐中有溫度地重塑價值觀念。技能賦能重燃希望,建立“培訓-實踐-就業”銜接機制,開設電商運營、現代農業等實用技能培訓,邀請行業能手“手把手”教學,幫助矯正對象掌握謀生技能,重拾融入社會的信心。
“N”元共治:社會協同筑防線
英都司法所探索打造“多元聯動、數據共享、分類矯治”協同治理模式,構建起立體化社會支持網絡,實現教育幫扶從“單打獨斗”向“協同作戰”轉型。
多元聯動聚合力,整合司法行政力量、基層治理骨干及社會專業資源,組建“司法工作人員+社會工作人員+網格員+法律顧問+心理咨詢師+鄉賢能人”復合型幫教團隊,通過結對輔導、專家會診等形式開展精準幫扶。數據共享破壁壘,打通公安、民政等多部門信息通道,建立矛盾糾紛聯調、就業需求對接等協作機制,通過數據賦能實現家庭關系修復、職業技能培訓等幫扶措施精準觸達。分類施策提質效,根據矯正對象年齡特點、技能特長量身定制矯治方案,組建青年成長小組開展法治教育,設立職業技能專班進行電商直播等實訓,將集中教育轉化為實景教學,實現“思想改造”與“能力重塑”雙促進。
英都司法所探索構建“1個智慧中樞+3維教育賦能+N元共治網絡”社區矯正模式,既守住法律底線,又鋪就重生之路,真正實現了“矯正一人、溫暖一家、穩定一片”。下一步,英都司法所將持續深化“精準管控+德法共育+社會再生”機制,為新時代“楓橋經驗”賦予法治新內涵,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法治新動能。(通訊員 柯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