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做過校園代理的畢業生李飛告訴記者,如果學生還不上欠款,貸款公司的人就會讓學生再多下幾個軟件,導致越欠越多,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承擔服務費、中介費、利息等多種款項,到最后基本都還不上。
相關規定:網貸機構暫停學生網貸業務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貸款主體先扣除一定比例的服務費,這種做法已經涉嫌違規,而且,按國家規定,私人貸款的利息不高于基準利率的四倍,才會受法律保護。此外,去年六月起,根據相關文件要求,未經校方批準,嚴禁任何人、任何組織在校園內進行各種校園貸業務宣傳和推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
專家:大學生不要過度消費
15日,記者聯系到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對于大學生“校園貸”的現象,他表示大學生還沒有獨立的收入來源,經濟能力很難滿足自身的欲望,很多人寧可借小額貸也要高消費。他們單純地以為節衣縮食就能還上,但其實這些校園貸都是陷阱,對方制定的合同和利息,大學生根本看不懂。建議在校大學生要控制自己的購物欲,不要過度消費。(文中學生姓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