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殷福星:推動高等教育資源均衡化與協同發展
“一個區域的高等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該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殷福星呼吁,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區域高等教育資源的均衡化與協同發展,為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高等學校是人才培養的高地、科技創新的策源地。近年來,京津冀累計簽署了10余項教育合作交流協議,組建了8個高校創新發展聯盟,并成立了7個高校協同創新中心,主要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重點領域、難點問題,開展協同研究和產學研協作。
“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要求三地產業協同發展、城市功能分工協作,三地高等教育協同發展重要性愈發凸顯。”殷福星認為,近年來,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取得明顯進展。但就現狀來看,河北省高等教育資源、發展水平和近鄰的京津相比仍存在很大落差。推進京津冀區域高質量協同發展,應進一步改變京津冀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差異的狀況,加快均衡化與協同發展步伐。
“借力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的國家戰略,以雄安新區為中心,構建和布局可持續發展的高端人才環境和高等教育資源。”殷福星建議,
吸引國內外一流的師資和專家學者來雄安新區發展,在彌補河北優質高教資源短板的同時,為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應實施先行先試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實施更有效的人才政策路徑。建立人才流動機制,創新人才激勵機制,營造適宜的人才環境,推動大學、政府、社會、企業之間的人員互動交流。
“盡快補齊河北高等教育的短板,加快提高河北高水平大學建設步伐。”殷福星建議,
進一步落實京津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的戰略要求,希望國家在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工作中,對河北在政策導向、經費投入等方面予以適度傾斜,增列一到兩所高校進入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建設序列,帶動全省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強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