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偶在曼谷表演。中新社記者 趙婧楠 攝
除了上戲和中戲,北京戲曲職業藝術學院、福建省藝術學校、武漢市藝術學校等都開設了木偶戲、皮影戲的中專和大專學位。
木偶專業的培養方向同樣重要,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郝戎曾表示,偶劇系將在傳統的基礎上,汲取世界偶劇藝術精華,融合當代戲劇創作理念,構建我國偶劇藝術創新型人才培養中心。
上戲木偶專業老師趙根樓也提倡,木偶專業要“專于玩偶,兼能演藝”,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相結合。上戲木偶表演專業的學生彭昱暢順利轉型演員,除了個人的資質,恐怕也離不開學校的培養。
木偶專業為何之前一直冷門,現在卻突然火了起來。除了“曲線救國”,學校的創新也讓藝考生放了心。
木偶專業受歡迎,對于木偶戲行業來講,這無疑是件好事。不過,木偶戲的傳承卻還任重道遠,如何創新木偶人才培養模式,如何讓更多人了解木偶戲,讓更多考生因喜歡木偶戲而去報考,這還需要從業者們的繼續努力。(袁秀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