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考老師 頭一次聽說隱形貼
作弊神器花樣不斷翻新,作弊手段層出不窮,其最直接的對立面就是考場內的監考老師。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的一名老師告訴記者:“我經常做社會考試的監考工作,碰到的作弊手段基本還是很傳統的小條兒、往手上胳膊上抄寫一些答案、互相認識的做手勢、偷看旁邊座位考生的答案(答題卡),或是手機作弊。”該老師稱,這類“隱形貼”自己還是第一次聽說。“對于有企圖作弊的考生,我們都會有一些提示的肢體動作,反復提醒無效的話我們才會抓現行的。”
律師說法
切勿“鋌而走險”觸犯法律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黃盛楠律師告訴記者,針對近年來呈現出來的各種考試作弊亂象,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九)》將考試作弊的行為納入刑法。
黃盛楠律師表示,結合《刑法》條款的規定來看,考試范圍僅限于“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即依照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所確定的國家層面的考試(包括公務員錄用考試、高等教育入學考試、司法考試、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會計師資格考試等)。
此外,組織作弊的、為他人實施組織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試題或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的這四種行為均構成刑事犯罪。
構成犯罪后,視情節輕重可給予拘役、管制、最高7年有期徒刑的處理。而對于替考行為,同時處罰考生和“槍手”。
黃律師提醒考生,切勿“鋌而走險”,當心觸犯法律。
文/記者 武玉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