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以集約化生豬養殖為核心業務的企業在校園招聘時,給清華北大等眾多名校畢業生開出了幾十萬的高年薪。
那么,這么高的年薪靠譜嗎?名校生養豬靠譜嗎?
“月工資:本科2萬+、碩士2.2萬+、博士2.4萬+,首年年薪24-48萬+”,這是該企業今年給清華北大畢業生開出的價位。
截圖來源: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網站
截圖來源: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網站
該企業2018年校園招聘信息中,不少知名高校的畢業生都被“明碼標價”。
毫無疑問,對正在面臨就業壓力的畢業生而言,這是一組具有足夠誘惑力和沖擊力的數字。
招聘現場幾乎沒人家里養豬
據解放日報報道,11月8日,該企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宣講會現場來了67名學生。
“知道我們是做什么的嗎?”企業人力資源專員站在講臺前,握著話筒大聲問道。
“養豬的!”底下的學生異口同聲,隨后哄堂大笑。
“你們家里有誰養豬?”她追問,卻無人應答。
“你家不是養豬的嗎?”葉鵬(化名)拱了拱旁邊的人,后者才不太情愿地舉起手,成為在座67位學生中唯一的一個。
這一幕發生在該企業“精英招聘”(985高校)的宣講會現場。
企業招聘信息(來源:企業官方微信)
不少學生是被高薪吸引而來
“我還真沒看過豬。”當被問到“對養豬有沒有概念”的時候,家住江蘇無錫市區的葉鵬說自己只在農場里看過牛、羊、雞,但對豬的印象“停留在屏幕上”。
他就讀于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投遞的崗位是農產品分析師,專業并不對口。
不過,他曾在多家外人看來“高大上”的咨詢公司、基金公司實習過,對行業研究有一定經驗。“其實這個崗位,主要就是看數學。”他說。
“養豬公司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就是喂豬,感覺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但實際上第一產業是永遠不會倒的產業,而且集約化養豬跟以前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在金融行業工作過兩年又回校念碩士,葉鵬對職業的選擇有更深體會。
經同學介紹,他才開始關注這家“從沒聽說過”但“月薪兩萬加”的養豬公司。記者發現,絕大多數前來應聘的非農學專業學生此前對這家企業都聞所未聞。
像葉鵬一樣被高薪吸引而來的學生不在少數。除了交大學生,還有來自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應聘者。
復旦心理學碩士梁駿(化名)申請的崗位是總經理助理。他花了兩個小時擠地鐵,穿著專門為校招購買的千元西裝,趕來參加面試。
招聘會現場(圖片來源: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有畢業生懷疑:是不是在忽悠?
當記者詢問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碩士張林(化名)是否為高薪而來時,他笑著反問:“那還用說嗎?”
但他隱約覺得,事情沒有看上去那么美好:“我就想看看到底是不是在忽悠。”
宣傳中的“首年薪水”高,是否代表隨后幾年也高?不少人開始猶豫:“總不能落差太大吧?第一年2萬元,第二年就1萬元……”
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道,該企業人事專員回應:“大部分人第二年都會成長起來,工資會比第一年高。”
網友熱議:清北學生不一定就能把豬養好
@Ealon_chen:現在養豬掃地當和尚都看學歷了,讓我們這些學渣怎么辦?
@小龍?:不看人才是否靠譜,而是看出身門第。
@xu@Shanghai?:首年年薪, 學到了一個新名詞。
@Anita呆-:看著感覺不太靠譜,有沒有同感的?
@Lydia?:讓我們這些動物醫學院的情何以堪……正經的農業大學受的專業教育,正經的去豬場實習,正經的很多外面的公司把他們生病的家畜送到我們學院實驗室……卻還是抵不過大學是否頂尖這個金字招牌。
@臥龍?:行業不分貴賤,實力才是關鍵!
@刁志成?:中農,前些日子來過,薪水高,感覺不真實。
@暗香疏影?:清北不一定就能把豬養好……
@馬到成功?:按就讀學校開具薪酬,無疑等于將高考成績明碼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