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瑞雪為何“兆”豐年,你知道嗎? 2017-11-22 07:42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 白居易
小雪,太陽黃經240度。小雪是反映降水變化的節(jié)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陰歷十月中之后,降雨因寒冷而凝為雪,但此時的雪量并不大。正如《群芳譜》中所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到了,初雪還會遠嗎?
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溫低,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qū)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到了小雪節(jié)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qū)將出現降雪。
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jié)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并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區(qū)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瑞雪為何“兆”豐年?
提到下雪,人們不由地會想起“瑞雪兆豐年”這句流傳比較廣的農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冬天下幾場大雪,是來年莊稼獲得豐收的預兆。那么,這么說有什么依據呢?
實際上,瑞雪之所以“兆”豐年是因為冬季天氣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蓋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較松軟的,雪花和雪花之間留有空隙,空隙中充滿空氣,空氣又具有不良的熱傳導特性,這樣就像給莊稼蓋了一條棉被,外面天氣再冷,下面的溫度也不會降得很低。等到冷空氣過去以后,天氣漸漸回暖,雪慢慢融化,這樣既保住了莊稼不受凍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里,給莊稼積蓄了很多水,對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發(fā)育都很有利。
另外,下雪能凍死害蟲,雪在融化時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這時土壤會突然變得非常寒冷,溫度降低許多,害蟲就會凍死。所以說,冬季下幾場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