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的研發出版準備時間長達9年,而在這9年當中更是經過了三輪的教學試驗,除了專家和教師,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成員也多次與學生父母交流。”
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二年級下冊P29,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月4日,針對此前網上引起多方熱議的《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以下簡稱為《讀本》)一書,該教材的主編劉文利將其所在的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一篇“回應”發給澎湃新聞。這篇名為《對引發討論的回應》(以下簡稱為《回應》)的文章,對編寫該教材的初衷與背景、編寫設計過程、網友熱議的“敏感內容”、進一步的完善改進等一一作出了解答。
《回應》還表示,目前,課題組也在編寫與這套讀本配套的教師用書和父母讀本,希望能夠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
網友截圖不完整、不能準確表達教材真實意思
3月3日,有媒體報道,浙江杭州蕭山一位二年級孩子的媽媽在其微博上吐槽學校發放的《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稱該教材尺度太大并附上教材中部分和文字,一時間該本教材和其中部分內容在網上引起熱議。
3月4日,針對各界的熱議和質疑,該教材主編劉文利及其所在課題組的《回應》一文稱,希望所有的父母、教師、關心兒童健康成長的各界人士能為兒童性發展、性教育提供安全、支持的環境,希望孩子能夠基于科學、準確的信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針對有許多網友所質疑的的大尺度“圖片”,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認為:不少媒體和網友所討論的截圖并不完整,不能準確表達教材的真實意思,“我們希望性知識能和其它科學知識一樣,被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讓兒童感覺到認識陰莖、陰囊、陰道、子宮等生殖器官,跟認識身體的其它器官一樣,懂得這些器官很重要,一定要保護好。”
《回應》還表示,這套《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本身就是作為一門校本課程的教學材料來設計的,讀本中的一些內容確實需要經過培訓的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解讀、引導,這也正是我們堅持將該門課程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并要求學校在使用這套讀本、開設課程之前應進行完整的教師培訓的原因。目前,課題組也在編寫與這套讀本配套的教師用書和父母讀本,希望能夠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
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二年級下冊P27,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在形式上,這套讀本基于校本課程教學材料設計,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每個年級分上、下冊,每個學期六課時。在內容上,讀本依據《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相關內容要求和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的六個關鍵概念,設計了家庭與朋友、生活與技能、性別與權利、身體發育、性與健康行為和性與生殖健康六個單元,內容涉及兒童性發展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