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0月開始,江蘇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金山相聲社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臺”——食堂。每逢周末,食堂人流大,環境好,有氛圍,同學們可以邊吃飯邊聽相聲,社團越來越火。
這個成立已8年的學生社團,此前一直在教室里表演節目,但教室空間狹小,觀眾寥寥,直到學校食堂進行了改造,他們才有了“轉移陣地”的想法,向學校提出申請后,很快就被批準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食堂設施簡單,放滿了整齊的桌椅,一日三餐都在規定時間開飯,是“吃完飯就想趕緊走”的地方。
“學生食堂沒有滿足學生需求。”該校后勤服務公司總經理羅藝說,“全校有近四分之一的學生到外面去吃。”讓他擔心的是,學校對面的馬路上全都是小攤小販,“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食堂利用率太低,除了吃飯,發揮不了其他任何功能,相當于資產閑置。”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何祖偉說,另一方面,學校占地面積小,用地緊張一直是學校的難題。因此,學校食堂亟須改造,改造要面向學生需求,這樣才能把學生留在食堂。
“現在年輕人普遍喜歡去麥當勞、肯德基,還可以在那里通宵自習和討論。”該校一家餐飲公司的負責人說,觀念應隨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而逐漸改變。食堂不應只是一個吃飯的地方,如果想留住學生,必須為學生提供更多服務。
去年6月,學校開始對外招標,由外來餐飲公司對食堂進行改造,每個食堂實現功能分區,比以前更有“書香味”。有社團活動區、休閑區和自學區,不銹鋼桌椅換成了彩色木質桌椅,專門騰出地方設置卡座、吧臺,供同學們聊天。書架上擺滿了學生常用的書籍雜志,并實現了無線網全覆蓋,安裝了KTV點歌系統、投影儀,增加了很多插座,學生隨時可以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