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小學成了臨時停車場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新建小區配套小學“難產”并非個例。
位于槐安路上的美景東方小區是一個規模相對較大的小區,共建有數十棟高層住宅樓,二期業主吳梅(化名)告訴記者,二期交房快8年了,小區里的配套小學卻一直未建,孩子上學成了老大難。由于無法讓孩子就近上學,她只能將孩子送到距離小區兩站地之外的二十里鋪小學就讀,“有些家長則掏錢把孩子送到了距離家更遠的國際城小學。”
采訪時,有居民說,小區規劃的配套小學應該建在小區西南角那片圈起來的空地內。記者看到,這片空地有一部分堆滿了各種廢品,另一部分則成為停車場。
位于體育大街上的另一交房三四年的高層住宅小區也面臨同樣問題。據業主介紹,小區2013年建成交付至今,規劃的小學還未開建。有居民從市規劃部門復印了一份該小區的規劃圖紙,上面清楚標示著小區東南角為一塊預留小學用地。如今學校沒建,變成了臨時停車場,“我們片內是大馬村小學,有些家長覺得遠,可找其他學校就得交錢。”
配套小學建成13年未啟用
配套小學未建,家長們著急,可小區的配套小學明明已經建成,卻長期不使用,令小區的一些適齡孩子家長頭疼不已。
長安區宏業花園小區建成13年的學校始終沒有投用,一些孩子上學只能“舍近求遠”,按照往年劃片,適齡孩子可以在正東路小學上學,但由于騎車近半個小時,并且還要穿過南三條市場,一些家長因此選擇給孩子擇校。
記者獲悉,截至昨日,小區里的配套小學只建有一棟4層樓高的教學樓,由于長期荒廢,有小區居民開始在校區內“開荒種地”,“學校是由宏業花園小區的開發商建造,2004年完工后始終沒有使用。原本設計是在操場前面建大門,后來前面建起了御景園小區,準備在宏業花園小區建大門時,遭到了個別居民的反對,事情就拖到了現在。”居民說。
據悉,這個配套小學屬于冀興花園、宏業花園、御景園小區的配套設施,占地20余畝,早在2015年就有媒體對此事給予關注,可至今仍未解決。
山水郡小區2010年交房時規劃的配套小學完工也未投入使用,后經多方協調,該配套小學于2014年開始對外招生,解決了山水郡小區和國大全城小區孩子們的上學問題。